内容简介

1915年到1940年期间,进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芝加哥学派出版了大量著作,影响广泛。它的一些核心人物对城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出了城市社会政策与政治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他们的努力扩展开来,甚至影响了其他一些人文学科。 这些研究生动地呈现、刻画了城市的现实状况,在学术圈外也有着广泛的读者。他们开创的精细的个案研究传统被后人戴维德•里斯曼(David Riesman)和奥斯卡•刘易斯 (Oscar Lewis)继承发扬。这批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与当时在该大学居住、写作的小说家们互相交往,彼此交流,因而,他们的作品也成了美国文坛的一部分。这些小说家有詹姆斯•托 法雷尔 (James T. Farrell)、 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和索尔•贝娄 (Saul Bellow)等。

在《城市》中,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

罗伯特·E.帕克,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大学社会系,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描述为“或许是美国社会学中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松風
    生活在城市中的社会学家,倘若对每天身边发生的大量社会现象视而不见,让其成为理性的世界中留有晦暗之所,或者找不出其中隐藏着的研究问题与理论脉络,不论借口是研究方法的缺乏还是研究对象的复杂,都只能说明学科的不成熟。方法总是只有在实践思索中才会完善,凝视深渊、直面困境的勇气则显得弥足珍贵。2023-08-21
  • 如歌的行板
    读起来其实很像是常识——或者说,芝加哥学派所研究的也许正是我们周遭流动的、习以为常的人居环境。报纸那一张让人感到恍若隔世,很难想象以前确然是纸媒统治的时代。2023-05-14
  • Robin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有些厌倦,感觉还是不喜欢经验研究。但帕克的文章其实很有想象力也很灵动,果然是师承齐美尔,这是我喜欢的方面。2023-04-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