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本项研究试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制。现有文献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民主政体的崩溃通常都起源于国内社会的某种政治紧张关系,如果这种政治紧张关系愈演愈烈,就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当这种政治危机无法在现有的民主政体框架内解决时,就会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因此,理解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是解释民主崩溃的关键。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政治冲突,而这种政治冲突是不同选民集团存在严重政治分裂的反映。第二个条件是民主国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严重的政治冲突。因此,国家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民主政体的稳定性。固然,国家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国家能力的高低。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讲,离心型民主政体会显著地削弱国家能力,从而使其无法应付剧烈的政治冲突。作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

这项研究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1933年)、尼日利亚(1960-1966年)、智利(1964-1973年)三个民主崩溃案例和印度(1947年至今)一个民主存续案例的同时,还对四国不同时期的民主经历进行了纵向比较,以揭示选民政治分裂程度和政治制度安排对民主崩溃或维系的影响。作者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如何避免新兴民主政体的失败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

作者包刚升,浙江海宁人,北京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讲师。包刚升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及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在《二十一世纪》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南风窗》等新闻杂志发表时政评论多篇,译著有《国家建构与后发展》等。包刚升的学术论文《民主转型的周期性:从启动、崩溃到巩固》在中国大陆学术界首次引入了对“民主崩溃”的系统理论研究,其博士论文《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获2012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獭上尉
    怎么说呢…算是找到了两个包容性更强的自变量,因此能把过往研究的各种因素都框进去,所以结论看起来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弱点是具体机制方面的讨论太薄弱了,对制度设计可能的内生性缺乏讨论,以及如何不让所谓向心性制度设计最终倒向威权。2021-12-18
  • 逻格斯歌
    不如叫做文献综述吧,从头到尾都在抄别人的观点。2018-11-09
  • 冲鸭
    按照戴蒙德在民主的精神中统计的20次民主崩溃中,选出了德国印度尼日利亚,泰国等国家进行案例分析。它的弊病主要在于没有自觉的历史观,论述和分析缺乏有效的数据采样,流于嚼人话头。第二,民主是基于理想的一种实践,完全从理论上推求其逻辑成因,是复杂机器的单链条思维。应该承认民主崩溃这个题目选的很好,就是缺少一针见血的毒舌。2019-04-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