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在19世纪的世界文坛堪称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安娜·卡列宁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著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创作了传世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王智量,笔名智量。著名翻译家、学者。生于1928年6月,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 语文学系,留校任教。1954年转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到河北和甘肃农村,后又流亡上海,二十年历尽困厄。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建国后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译本的译者。著有专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等;主编《俄国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等;译著有《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陈月桐
    我最近的睡前读物。我一直知道安娜卧轨而亡,读的时候期待着托翁会怎么写安娜的死,终于看到这段时,却发现安娜的死其实很平淡,几句话就写过去了,然而厉害之处就在于此,安娜死前几秒钟说的话:“我在哪儿?我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这样平淡的死亡却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震撼和窒息感。安娜和列文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安娜没找到,选择了自杀,列文也许找到了,可他也没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结尾处列文的一段话却让我想到了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也许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生没有意义,可我们还是要活着,好好活着,去勇敢地抵抗人生的无意义感。2023-04-02
  • 妥妥妥
    走向极端,然后是自我毁灭2021-09-12
  • timmi
    非常棒的译本,保留了原作语言的异质感增强了阅读的流畅性,小说本身的艺术价值是无与伦比的,两条主要人物线都是如此生动饱满,几乎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它的一切情节发展都毫无刻意之处,人物对生活对宗教对自身的理解没有超出普通人的层面,这样难能可贵的安排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后是让人沮丧的时候,因为你很难再找到比它更优秀的作品,你很难不拿它作为衡量优秀作品的标准,你会很痛苦的发现后世的作品竟是如此呆板俗套2022-06-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