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水俣病于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一带开始被逐渐发现,这是由工厂废水中的水银成分引发的现代文明病。在当地长大的作者石牟礼道子把它视作自身的苦难经历,1960年左右,她怀着“并不是想要谁来阅读,而是打算独自奋战”的心态开始采访,对患者及其家人悲苦的人生进行了记录,并通过文章呈现了水俣病患者的惨状。同时,肇事企业和日本政府在面对重大民生问题时的推诿、拖延、冷酷,也得到了很好的揭露。这些文章陆续发表,最终结集为《苦海净土》于1969年出版。首版后,即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作者也成为反环境污染领域的著名公众人物。《苦海净土》是世界生态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的某些段落还入选日本的教科书,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

尽管《苦海净土》已经问世50年了,但它仍未停止向世间诉说现代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巨大环境灾难给人类造成的深痛巨创,和那即便是处于极限状态下也从未泯灭的人性的光辉与尊严。作为生命的文学,它永远值得阅读。

石牟礼道子(Ishimure Michiko),1927年出生于熊本县天草郡。1969年出版《苦海净土》《苦海净土》。作为描写水俣病现状的纪实,《苦海净土》被赞誉为一部勾勒出生命和灵魂的文学作品。1971年,荣获第一届大宅壮一奖,但作者辞受。1973年,荣获麦格塞塞奖(TheRamon Magsaysay Award)。1993年,其作品《十六夜桥》荣获紫式部文学奖。2002年,荣获朝日奖。同年,发表新作能剧《不知火》。2013年,《羞怯之国——石牟礼道子全诗集》(石风社)荣获艺术选赏文部科学大臣赏。2004年出版《石牟礼道子全集 不知火》(藤原书店)。在该全集的基础上,相继修改完成了作为《苦海净土》后续的第二部《众神的村落》和第三部《天鱼》。另外还出版了《先妣之国——石牟礼道子诗歌文集》(讲谈社文艺文库,2014)等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Tempestoso
    不同于曾经在课堂上学习的公共卫生应急学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无关病例搜索、确定病因与治疗康复,这是一本写满了水俣病患者惨状和求取赔偿艰难的文学之作,充满了无奈和痛苦。石牟礼根据自身经历,走访慰问患者及其家人写下的文字,确实如同篇末渡边京二的评述,不应把公害检举和被害者怨念加之作品之上,这是关于生命的文学,为此受赞才不会泯灭人性的光辉与尊严。2021-01-28
  • 傅立叶变换
    语言文字和资料整理方面有缺陷,但作者在文字中倾注的情感打动了我。8.5分。2024-04-22
  • nfhxsgjkv
    2314 以水俣病为题材,但并不是完全的纪实文学,是带有作者想象的小说性质的文章。如果说正文只是普通的,带有人文关怀的优秀的纪实文学,附带的对本书的解读则升华了《苦海净土》的独创性和文学性。难怪上野会把石牟礼列进对自己影响颇深的书单。联系上野在《女性的思想》里提到的森崎和江的作品,两者都有相似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原罪感”,这是直到现在女性作品里仍常被表述的贯穿女性群体的内省。有意思的是《唐行小姐》里提到的唐行小姐“出口”较多的地方,正是石牟礼饱受水俣病磨难的家乡,天草。天草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形象在两代女文人的作品中逐渐变得立体,它的城市化,像是一种现代性的崩坏史。遗憾的是两位都没有其它的作品译介,期待能看到她们更多的思想和悲悯。2023-02-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