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从众常常是比较明智的做法。但从众亦能将个体和社会带往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方向。危险在于,对他人的人云亦云,会导致我们无法发现自己究竟知道或者相信什么。我们的沉默,使社会失于获取重要信息。鉴于此,《社会因何要异见》专门讨论从众之危害,以及异见之重要。

作者简介

凯斯·R.桑斯坦,美国当代杰出的法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科学家,1954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1975)和哈佛法学院(1978),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此后曾担任联邦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的助理。自1981年起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在芝大常年担任卡尔·卢埃林法理学卓越讲席教授,受聘于法学院和政治学系。自2008年起,加盟哈佛大学法学院,先为菲利克斯·法兰克福特讲席教授,后升任哈佛大学罗伯特·沃姆斯利校级教授,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白宫信息和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2009-2012)。

自1980年代初进入学界以来,桑斯坦著作等身,在宪法理论、政治理论和行为经济学领域都做出了开拓性和基础性的学术贡献。2008年加盟哈佛法学院时,时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现为联邦高法院大法官的艾琳娜·卡根称桑斯坦为我们这个时代“研究领域广、作品多、引证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西尔辛克
    流瀑这个词我就理解成信息螺旋吧。退化了,读起书来都慢了。2018-03-31
  • 奥德赛
    29:少一星给翻译,万圣挑的书没有一本让我失望。我们之所以从众,一个原因是常常缺乏更多的信息。作者用实证研究证明,与其中间派成员在协商之间的立场相比,协商性群体采取了更极端的立场。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就好比在法庭上,如果是与两个共和党法官一起,那么一个民主党法官做出的具有自由主义倾向表决的可能性会大大变小。当人们不再抑制自己的想法、信息能在自由市场流通时,制度才运行得更好。作者认为,没有一个拥有民主选举和出版自由的社会曾经经历过饥荒。因为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一些异见者会指出饥荒即将来临,在证据面前,领导将不得不对风险做出回应。2018-04-26
  • 简不易
    作者更多从法学角度论述保护异见的重要性,但核心是指出了从众、社会流瀑、群体极化这三种现象来自于两种社会影响压力:一是相信他人的信息,二是渴望他人的好感。时不时想起另一本社会传播学经典《沉默的螺旋》。2019-09-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