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内容简介:百多年来,现代性文化的特征表现为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多变的、通常是敌对的关系。尤其是高雅现代主义话语,它总是强调艺术品的自主性,坚持艺术与日常生活文化完全分离,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有计划的距离。当下对大众文化和现代主义这一大分野提出的挑战是以后现代的名义进行的。胡伊森认为,不能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是与过去的完全断裂,因为它的艺术和政治策略都深深地扎根于现代性文化的另一潮流——早期先锋派。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现代主义/先锋派不断自我反叛的继续。

安德烈亚斯·胡伊森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德文教授,在此之前则是密尔沃基的威斯康星大学的德文和比较文学教授。他是《新德意志批评》的编辑,也是数部关于浪漫诗学和狂飙戏剧的论著作者。他还与人合编过《技术想象》和《后现代:对文化蛮迁的描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JK劳伦斯
    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让先锋派的宣言得以成为现实,社会思潮早已摆脱了后现代的昙花一现,而建筑学在这之后似乎就永久地掉了队。2019-03-11
  • 想不出名字
    本书的启发意义已经充分表现在书名里了,现代与后现代的分野,就是大众文化在新媒介里所占的全面统治地位,当然书中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精英阶层的high art而言,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超级个体的大量产生,mass culture中的异质性会越来越高,最终大众的文化会变的一点也不大众,其实这么说的话,mass culture只是一个分野的线索,后现代究竟是现代的开端还是结尾,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明确的答案2018-01-08
  • 贝落
    时隔几年,第二次再看,因为想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几本连起来再读一遍。奉劝各位千万要略过阿多诺那部分,乱七八糟不忍卒读,看得我躁郁症大爆发,当天冲家人大发脾气……第二天平复心情继续往下看到对《大都会》的解读,好心情才又回来了。中间不断对比阅读马歇尔伯曼时的美好感受,一言难尽……2015-03-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