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在《伦理学体系》中倡导一种自我实现的伦理观,其思想源流仍属康德主义伦理学,然而在许多问题上已转向目的论观点,并对康德伦理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这使《伦理学体系》在许多方面具有调和传统伦理学史义务论与目的论的矛盾的倾向。《伦理学体系》是在德国哲学和古典文化的氛围下使伦理学体系化的一个尝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亦不乏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同时,因其成于新旧世纪之交,其中也深刻反映着传统伦理学与新的伦理思想的抗争。

弗里德里希·包尔生(1846—1908),德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一生主要在柏林大学从事教学和著述活动。他的著述丰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伦理学体系》是他一本系统的伦理学著作,《伦理学体系》于1889年在柏林初版,以后多次修订再版。他的另一本哲学著作《哲学导论》影响甚大,从1892年初版到1929年,几十年间已出版至第42版。1892年,列宁在其《哲学笔记》中对《伦理学体系》有专章的摘录和评论。其他重要著作还有《教育学》《教育史》《哲学史》《康德传》。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索隆
    弥补应试教育中未完善的三观2016-03-22
  • 张柏芝
    这个版本就是白话文版的毛批版,但更全2024-02-25
  • Mouchette
    第一本入门。导论部分界定伦理的任务:是与应如是的一体。第一编梳理历代伦理代表人物派别及其观点,收录几本待读专著;第二编、第三编,整体框架开始有:形式论V目的论;快乐主义V自我实现,并表明作者的伦理立场是目的论+自我实现;后面的章节设计开始显得散漫零碎。德性论部分让我意识到伦理自觉离不开无比强大的自律性(日常我还是靠边沉默作罢),个人与他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无能为力之结,而伦理仍希冀有一种尽量正义的态度,必然会触及到那神秘的“超越”,这也使作者肯定新教神学在调节科学与宗教层面的观点呼之欲出。总体感觉有点偏剪不断理还乱的经验常识梳理,但又有一束「高山仰止」的理想之光散泻在尘世的内与外,目的与手段对自我实现来说,是应该一致的。2021-06-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