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史传通说》作者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资深教授,史学专家,学贯中西。《史传通说》以《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分立二十四个专题,包括:载籍、记事记言、彰善瘅恶、春秋、左传、战国策、太史公、传记、班固、后汉诸史、陈寿、恶代之书、百氏千载、盛衰、石室金匮、铨评、总会、铨配、信史、记编同时、素心、直笔、贯通、史任等。举凡中西史学的重大问题,均作了剖析,全书旁征博引,见解独特,足见作者数十年治史之功力,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后编有征引书名、译名对照表、人名索引等。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1940年生于上海。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历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澳洲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师大、政大、台大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2月起就任台湾嘉义中正大学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

《史家陈寅恪传》,香港:波文,1976;台北:联经,1984初版、1997增订。2005年北京大学版。

《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台北:联经,1984;另题《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

《康章合论》,台北:联经,1988。

《史传通说》,台北:联经,1988、1994。

《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台北:东大书局,1991。

《章太炎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陆版《章太炎散论》有删节。

《康有为》台北:东大,1998

《蒋介石评传》(与李敖合著),台北:商周,1995

《学林漫步》,天津:百花文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秋林
    确乎犹然钱书,不类时人,可供一观。2018-12-04
  • 一固撇捺
    中西史学的比较。中国传统史学认知有道2019-09-04
  • 饮马恒河
    作者以《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分立二十四个专题比较中西史学。全书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史学基础,包括载籍、记事记言、彰善瘅恶三个专题;二是史学发展,包括春秋、左传、战国策、太史公、传记、班固、后汉诸史、陈寿、晋代之书;三是史学专论,包括百氏千载、盛衰、石室金匮、铨评、总会、铨配、信史、记编同时、素心、直笔、贯通、史任。因为是以刘勰文章为基础,所以体例上影响较大。尽管作者在《凡例》第一条中就澄清:“聊曰通说,非注刘释刘之作也”,但原文对创作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没能构建自有的体系,形成系统的理论。优点是征引广博、文笔辞达、译文典雅。2020-1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