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冈田英弘看来,历史分别于公元前五世纪与公元前100年,诞生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而创造历史这项文化的是两位天才。一位是东方中国,以汉文写下《史记》的司马迁,另一位则是在西方地中海世界,以希腊语写下《历史》的希罗多德。

司马迁的《史记》是皇帝制度的历史,叙述的是王朝更迭、皇帝变迁。在他所确立的历史叙述中,无论现实世界发生了多大变化,记述时都会尽量规避“正统”的变化。希罗多德所“创造”出的地中海型历史,记叙的是强国变弱、小国变强等命运的转换,确立了“欧洲战胜亚洲是历史的宿命”这样的历史观。

就这样,拥有历史的两大文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各自在创造出固有的历史观之后,在各自的地区里以各自的历史架构书写历史,直到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出现打通了东西藩篱。随着蒙古军队四处征战吞没大半欧亚大陆,让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得以连接,两大历史文化首度接触。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世界史从此变得可能,至此,人类文明方才真正进入世界史的时代。而这,也正是蒙古史的文明意义。

冈田英弘,“东京文献学派”第四代代表人物,专攻日本古代史、中国史、蒙古史,在蒙古史领域成就尤受瞩目。193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系,因参与“满文老档”译注工作,年仅26岁便获得日本学士院会员的殊荣,成为日本学界史上最年轻的学士院会员。从1966年到1993年这二十余年间,任教于东京外国语大学,直到退休。主要作品有《康熙帝的信件》《成吉思汗》《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兴亡》《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等。

冈田英弘对于世界史的推广,与追求超越民族主义的新清史学派,同样强调消解传统历史书写中的东西界限,并试图从全球史的视野重新诠释东亚文明。美国新清史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是他的入室弟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仁波切·偉
    日本人研究蒙古史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学术水平太低,无法进行其他朝代的研究。本书作者也是这样,比如认为大禹是东南亚人(就差说说泰国人了),说司马迁是宦官(那您算不算鬼子呢?),水平真的真的真的是太差了。2016-07-07
  • 您老朋友王狗熊
    与台版比较着读的,删减部分不多,适合做适当猜想。2017-05-22
  • Anar1204
    书很薄又很小,但是信息量太大,读了整整10天才读完。我的世界观可能因为这本书就此改变,整个欧亚大陆的主要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文明,制度和经济,都是蒙古人留下来的遗产。印度人,中国人,俄罗斯人,伊朗人,土耳其人的国民可以都说是蒙古帝国的产物。成吉思汗即位后建立了蒙古帝国,而蒙古帝国创造了世界。2020-12-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