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机器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机器会取代人类、 灭绝人类,还是漠视人类,就像人类现在对待其他非人物种那样?超人工智能有可能帮助人类获得永生,也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毁灭人类。面对终将到来的机器觉醒,人类何去何从?

本期专题部分,我们专访了奇点大学校长库兹韦尔与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从研究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我们也邀请了六位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分享他们对未来的幻想。我们每天接触的社交网络、线上服务系统和数码设备突然间都觉醒,具备了超级智能,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除此之外,“遗产”重访了“超文本之父”的“上都计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挖掘超文本的意义。“未来”将带我们认识组装生命分子的年轻人。“工具”则潜入沉船,探寻一次技术潜水活动所需的全部工具。“写作”里,NASA研究员,“雨果”、“星云”、“轨迹”三奖得主在南极建造起了一座酒店。而在最后的“缓读”,将带你感受跑步和攀岩的技艺和哲学。

◎列夫·格罗斯曼(Lev Grossman),美国小说家和记者,《时代》杂志的资深作者及书评人,多次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连线》等撰稿。代表作《魔法师》(The Magicians)。

◎尼克·波斯特洛姆 (Nick Bostrom),哲学家、思 想家和超人类主义学者,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创始人和主任。著有畅销书《超级智能》,各类出版物已被翻译成22种语言。

◎埃利泽·尤德考斯基(Eliezer Yudkowsky),机器智能研究所创始人。他还是世界超人协会创始董事之一。

◎陈朝,网名“量子熊猫”,认知神经科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目前在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从事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现居北京,混迹于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如三里屯、五道口等地。

◎德鲁·恩迪(Drew Endy),合成生物学家,他先后帮助MIT和斯坦福大学创立了生物工程学专业。他是D...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reenwicher
    这期的离线杂志书主要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前半部分给出了三种关于人工智能的观点(支持、反对、中性),比较喜欢的是『最后的机会:创造友善的人工智能』,因为明显能感到这篇文章的观点比较客观而且大局。有意思的是人为构造的六个奇点幻想记末世场景,然后邀请相关公司的创始人进行点评回复,看看这些回复也能看出每个创始人的特点:或随性、或商业、或暴发户。中间的部分讲述了超文本的另一版本,上都计划,其实其中的概念在Medium这个新闻网站也有所体现了。最后一部分感觉比较偏极限运动,包括沉船深潜、僵尸跑步以及攀岩。那个南极酒店的小说感觉有点没头没脑,过于荒诞了。最后的最后,『最后的机会:创造友善的人工智能』这篇文章真不错!2016-11-21
  • low
    人工智能涉及的知识面太多,这本mook不能面面俱到,但是也不要拿潜水、南极酒店这些文章来凑数。2020-03-08
  • Galactic loner
    看了几篇文章下来都很清楚地展示出人类对于机器觉醒的恐惧都是因为人类害怕死亡的原始本性,但是人类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死亡就停止冒险的,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探险精神。以后不管是会变成赛博格还是把意识上传,又或者是有想象不出的全新景象,都令人充满好奇啊。hypertext也是有着巨大吸引力。文件夹的层级结构与人类的线性思维很契合啊,已经是电子信息所能展示的比较好的形态了。卡片式之所以看起来符合人类的直觉,是因为它包含了方位信息,其实是对原始大脑友好。而超文本是一种未能实现的新形式,对超文本的期待说到底就是对全新的世界观的期待。杂志的最后几篇文章都是说人从运动中获得快乐,虽然不知道这个跟机器觉醒有什么关系,但还是令人跃跃欲试。2023-09-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