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埃利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是最值得一读的关于1860年征战的一本著作,因为它或许是一本写得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著作。 莫里斯·伊里松(Maurice Irisson)在1886年才出版了这《翻译官手记》,署名是埃利松伯爵。年仅20岁,他就陪同蒙托邦将军去了中国,当时的身份是翻译,不是中文翻译,而是英语翻译。因此,他负责与英国盟军的沟通与联络。在出版这《翻译官手记》之前,他等待了25年,目的是不想过于冒犯敏感的英国人,他在书中谴责了英国人想在军事和外交上独占鳌头的野心。总之,在这场对华征战期间,他们以远征军的领导者自居,在法国盟军面前盛气凌人,极力贬低法国人的形象。这也是一本完全是为蒙托邦将军的荣耀而写的书。 作者所展示的史实也是有待商榷的。他经常会拿史实自由发挥。尽管如此,埃利松伯爵的这本著作是一部笔调生动、引人人胜的文献。可以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阅读《翻译官手记》。 一定要读一下他初到上海时的那段叙述,以及他对这座中国城市的描写。他的《翻译官手记》中最出名的几个章节是关于圆明园大洗劫的,这几个章节更值得一读。夏宫受到中国数代皇帝的青睐,他重墨描写了被毁之前的夏宫,在专栏作者之中,做这种描写的作者为数极少。埃利松伯爵笔下的圆明园洗劫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他的叙述诙谐风趣,洗劫的悲惨景象跃然纸上。其实,他嘲讽了法国人在洗劫圆明园时的混乱无序。 当然,他把洗劫的规模和法英联军的破坏缩小了,他没有谴责这些掠夺行为。但是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由一个专栏作者写的这部文献还是很珍贵的。

应远马,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2005年创建杭州市翻译协会。2009年8月就读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在职研究生,师从王大智教授攻读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2009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任教。现为杭州市翻译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译著有《感受中国》、《本末倒置》等4种。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e1LH4wyXBg
    叙事有些啰嗦,但是对圆明园那段记录总体较为客观。本土视野总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些新东西,正如日本人写的中国近代史那样。长久的意识形态宣传会使得我们失去一些对近代历史的最基本的感知与体悟能力2024-03-07
  • Pecho.King
    我对清朝炮兵的超低命中率表示无语。当时中西间的兵器随有差距,但那绝非清朝战败的唯一原因。2015-07-11
  • 吴 刚
    这本书应该是这套丛书里最具文学手法的了。作者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都不错,文字的再现能力轻易地让我想起“老照片”里的画面。作者对其服务对象蒙托邦将军是不吝溢美之词,对盟军英国人却是大加贬挞,书中也暴露出两军和两国之间的矛盾。第19章“圆明园”的描述,是很珍贵的资料。关于洗劫的经过,作者用了很多写作手法,尤其说明是因为中国人先入园偷盗引起的。而烧毁,则是在目睹外交人员被折磨的惨状后才起的念头,而且都是英国人干的。(与本书无关,我只是觉得,一方面说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剥削压迫和奴役着全国人民,但他的私家花园——与所有人都没有半毛钱关系——被外来者毁了,为什么其他人要痛心疾首又成为了国耻呢?)2024-0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