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读诗的艺术》的作者包括

诗人: 奥登,希尼,赫伯特,德里克·沃尔克特,马克·斯特兰德,詹姆斯·芬顿,理查德·威尔伯

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海伦·文德勒,德勒兹,肯尼斯·勃克,特里· 伊格尔顿,库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恶鸟
    虽然是汇编,但还是好文章多2012-12-11
  • Aphra
    期待重印。《读诗的艺术》里H布鲁姆依然独断而有力,所幸诗歌的篇幅短能让H布鲁姆为我们抄一遍,不至于陷入读《西方正典》时,突然看他佬讲起一本大作家的少有人读的作品的细节时的不知所措;库切反驳布罗茨基诗论的叔本华式形而上学上层结构是成立的,问题是我读《小于一》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这个;伊格尔顿似乎和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里反文学本体的态度有了变化;德勒兹的两篇文章就“不行,这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jpg”,讲卡罗尔的实在太短,让我觉得还是去看那本《the annoted Alice》比较好,讲惠特曼那到仿佛有不少洞见;最后一篇《希腊人和我们》收得也好,如果有一天我的趣味从“虚无荒诞”的现代主义转向健全的古希腊,应该会重读一遍(另外就引用《蒂迈欧篇》来证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隔阂这个好像见过很多次了?)2019-04-05
  • 诗歌评论如果写的干净也可以独立成文本去读,可这本书信息量还是太大了,王敖的水平第一篇序言就略知一二了,别说原著了。今年你们不让我读不懂的仇,过几年会还的。2013-02-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