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荣获:

·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素有“小诺奖”之称)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北欧地区最高文学奖)

·芬兰国家文学奖、鲁内贝里奖(芬兰两大文学奖)

·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

·欧洲图书奖

·米卡·沃尔塔利奖

·卡勒维·安提奖

>>1992年,苏联政权垮台,爱沙尼亚人民欢庆俄国人离开,但年迈的爱丽德选择窝居僻乡,深居简出。某日,一个女孩突然闯入爱丽德的院子,她衣衫不整,浑身烂泥,那惊惧的眼神、紧绷的肌肉,唤起爱丽德的记忆:唯有濒临死亡威胁,才能塑造出这种身体……

五十多年前,少女爱丽德与姐姐英戈尔 同时爱上了爱国青年汉斯,而汉斯的目光只停留在姐姐身上,痛苦的爱丽德强压心中妒火,等待命运对她伸出援手。1940年代,苏维埃红军占领爱沙尼亚,“反苏分子”汉斯成为清洗对象。姐姐英戈尔不愿告发丈夫,被流放西伯利亚,而爱丽德把姐夫藏在密室里达七八年后,发现他依然情系姐姐,绝望之下封闭了密室……

奥克萨宁以二十世纪纷乱的爱沙尼亚为背景,用舞台剧换幕的方式,将两个女人的过往

今昔交错层叠,牵引出一段令人颤栗的家族故事,其间充满了虐行、恐惧和背叛。尽管时间流逝,政权更替,但历史终将在人的记忆里留下永恒的痕迹。

>>《清洗》是一本涉及诸多重大议题的小说——色情产业、二战后苏联对爱沙尼亚的吞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解体后的动荡年代。尽管小说呈现的内容如此之多,但奥克萨宁始终紧紧地将焦点聚集在她要表现的主题上。她用娴熟的技巧掌控住了这个复杂、微妙的故事。《清洗》是一本严肃的书,但并不沉闷。它有惊悚小说充满悬念的气氛,但当你走近它时,会发现故事里有一个悲剧的内核。

索菲·奥克萨宁(Sofi Oksanen),1977年出生于芬兰,母亲是爱沙尼亚裔,父亲是芬兰人。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斯大林的乳牛》(Stalin’s Cows),内容充满争议,受到各界讨论。两年后,出版第二部小说《宝贝雅内》(Baby Jane)。2007年,剧本《清洗》(Puhdistus)登上芬兰国家戏剧院,成为芬兰国家戏剧院的常备剧目。2008年,同名小说《清洗》出版,一炮而红,迅速成为芬兰头号畅销书,包揽了芬兰最重要的两个文学大奖——芬兰国家文学奖和鲁内贝格奖,从而创纪录地成为第一部同时获得这两项大奖的作品。2010年,《清洗》又获得了北欧地区的最高文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以及法国的费米娜外国小说奖,2013年,更是荣获素有“小诺奖”之称的瑞典学院北欧文学奖——奥克萨宁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第一位芬兰女得主。《清洗》在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什么p
    巨大时代洪流下的一粒沙,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2022-09-26
  • サンデー
    补标,诡异而有张力的一本书2022-11-14
  • La Lune
    上过几节东欧史课后读此书算是巧了。基于沉重的历史背景,小说解读的视角倒是可大可小,最后一章的最高机密猛然点了整部作品的穴啊...2021-12-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