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端,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纵线专就环绕一核心观念而开展对中国哲学问题的讨论,横向则广摄各家学说,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导论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诸文,一一皆可作为进入中国哲学义理世界门户。由[导论篇]再进,专就中国哲学核心观念性而论,即成[原性篇];盖命不离于性,及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生出中国哲学广大之价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义而起也。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之写法独特,唐先生言之为即哲学史以言哲学。唐先生反对无据而妄臆,盖古人之言,不能仅执一端,否则必造成不可解的冲突;而应就其所当之义,分疏条列,使之各得其位。顺是,唐先生把历史上中国先哲言人性之种种理论次第展示,以寻求其本原之义,还其普遍永恒之价值,以寻求皆一一融和于一广大的义理世界之可能。《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就是以中国哲学烙主要观念作为线索,足见唐先生对哲学问题思考之圆熟。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omo
    这学期学了一些道德哲学的东西,唐先生讲人性论讲得透彻…虽然难读(可能是文本信息量太大的缘故)2020-12-09
  • Elan Vital
    唐的书(尤其是生命存在、哲学概论、中哲原论这种大书)不适合连着读好几本,最好读完一本隔一段时间再读下一本。2020-04-21
  • 嗤嗤
    最开始比较流行的港台新儒家是牟宗三吧,不过研究比较多了慢慢就发现牟的思想型态的一些问题,就哲学史方面比较集中的是所谓五峰蕺山系的判定,以及关于认朱子为他律道德的问题。然后一些学者就转向了唐徐。虽然也有一些独到之见,不过整体说来还是语境转换的意义较大,可观的哲学思想创发不多,当然语境转换本身也可以是思想创发。2020-09-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