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数年如一日抢夺每一分钟的人,会过上怎样极致的人生?

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柳比歇夫出版近70部学术著作,各类文章报告总计12500页机打稿,研究领域涉及各个学科,还精通文学、戏剧和音乐。而他的人生如此丰满的秘密,就在于他所开创并践行的“时间统计法”。自28岁立下创建有机体自然分类法的毕生目标后,整整56年的漫长时间里,柳比歇夫对每笔时间花销都进行了记录,精确到分秒,且无一日中断,不断总结和优化时间管理方法。时间统计法变为柳比歇夫生命的骨架,让他获得了最高效的工作力和最旺盛的生命力。

作家格拉宁通过整理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时间账本,以侦探般的嗅觉,抽丝剥茧地还原出这位时间管理鼻祖传奇的一生。

在这个时间紧缺的匆忙时代,柳比歇夫站立在时间之河的中央,等待人们发现时间的奥秘。

达尼伊尔·格拉宁(Даниил Гранин,1919—2017)

俄罗斯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萨拉托夫省沃尔斯克市,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于坦克部队服役,1949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出版有《探索者》《迎着雷雨》《逃亡俄罗斯》《我的中尉》《奇特的一生》《同名者》等25部小说及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和大银幕,并荣获苏联国家奖文学艺术类大奖、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文化与艺术类大奖、大书奖等奖项。2008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圣安德烈勋章。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omo
    标记错了,看的是这个版本2024-02-10
  • 阿北Noah
    一星给柳比歇夫本人,作为传记赞颂抒情的比例有点偏高。读这本书的起因是在尝试了几个月的“时间核算”后,发觉虽然相较之前已经充实很多了,但感觉还不够使我满足。柳比歇夫是把时间核算推到极致的人,五十年如一日地记录自己把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了解所有时间之间的缝隙与空白,每年每月地定期去回顾统计。柳比歇夫是主动地在使用时间,他敬畏时间,尝试用严缜的统计法兜住飞逝的光阴,将所有的能量与时间投向自我的实现,到达一个个关于科学,哲学以及道德的目标。柳比歇夫用详尽的记录向时间自白,不停地用冷峻的数字审视自我,并且这个审视不是功利主义的,是关乎自我实现,是对自我边界的挑战,让他永不偏离那个真正的,作为人的永恒的欲求。2024-02-05
  • 似此星辰非昨夜
    时间管理法很好,但是本书作为传记而言非常一般。2024-0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