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盖尔曼·萨都拉耶夫的小说创作始于对车臣战争的反思。在第一部作品《一只燕子不成春》中,背井离乡的车臣人和与故乡难以割舍的血肉深情,在导弹的轰鸣声,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中,被细致地摹写出来。生活经验,对事实的陈述,战争回忆,代替了小说的闲笔。

《突袭沙利》记录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一次战役的历史。主人公塔梅尔兰是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生,第二次车臣战争前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沙利。由此,他的命运及其亲朋好友的命运不由他们自己掌握,而是与独立的车臣伊奇凯利亚共和国和统一的俄罗斯联邦紧密地连在一起。小人物能够讲述媒体避而不谈的问题。又正是小人物在大历史中起决定作用。

盖尔曼·萨都拉耶夫1973年2月18日生于俄罗斯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沙里村。1989年离开家乡,到当时的列宁格勒上大学,攻读法学。此后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市。著作有《我是一个车臣人!》《记事板》《突袭沙利》《去他妈的广播》《伊里》《暴风雪,或世界尽头》《游击队员与伪警察》《上帝之鞭》《向右转,齐步走!》《狼跃》以及小说集《黑暗之镜》等。

富澜,翻译家,译有《脑残》《奇遇?夜?蚀(上)》《文学与电影》《蒙太奇论》《银幕的制作》《电影导演的培养》《奇怪的女人》《赋闲的日子》等。

冯玉芝,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译著有《最后一颗子弹:马雅可夫斯基的一生》,著作有《肖洛霍夫小说诗学研究》《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研究》《〈癌症楼〉的文本文化研究》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刺槐物语
    读完后的第二天,欲穿过松柏树林却忽听得飞机轰鸣,我站在原地不住地颤栗发抖。书中所描写的空袭猛烈地朝我的现实撞击过来,我的大脑感到一阵晕眩。无处可逃,甚至连悲鸣都做不到。战争将生与死模糊,直面会嗅到注满铁锈的血腥味,有人称作勇气。我记住了车臣和沙利,以及那群惊慌失措的燕子。2021-04-25
  • 巧克力热可可
    只有我会写燕子。因为我就是一只燕子。不是联邦的勇士,不是伊斯兰武装分子,而只是一只终于没能回到故乡屋檐下的燕子。2017-11-01
  • 给公主泡茶
    三年前读了这本书 我记得描写里有尸体满天飞的场景 沼泽 燕子来了也不是春天2022-02-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