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本特利,是田纳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迈克尔·奥布莱恩是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教务长。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曾与马克·厄尔斯(Mark Earls)合著《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狩猎采集时期的人类进化成了优秀的投掷者、咀嚼者和长跑者,而现在的我们热衷玩《我的世界》之类的游戏。作者认为,只有文化进化的集体加速才能解释这种发展。今天,我们正在追随社交媒体机器人,就像我们过去从祖先那里学习一样。我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的发展方式。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知识的发生是偶然的,是少数人为了解决自身环境中,遇到的那个特定的问题,发展出了某个知识。但知识的传播是必然的。因为人类的镜像神经元,能让我们快速完成模仿。并且通过模仿,来掌握这个知识。作者认为,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作效仿。它和模仿不是一回事。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而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效仿比模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效仿行为的第一条规则,叫幸存者效应。即在信息的传递中,我们不管怎么改动它,都会留下那些,跟生存有关的知识。效仿行为的第二个规则,叫社会地位效应。即一个信息越是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能够引起争议,在这个信息面前,人们就越容易忽略事实。在知识传播上,人类有一套很牢靠的纠错机制,即第三种知识传播的规则,贝叶斯规则。2021-07-29
  • 深情的艾老师
    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2019-09-14
  • 此间的少年
    对社交网络人际关系的分析,比如支持度,现在看就是集合论和贝叶斯条件概率啊。人类学家写到算法部分还是力有不逮。前面历史部分还可以。2019-09-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