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是趙剛繼《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後,第二本關於陳映真文學研究的專著。

全書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為「篇解」,該部分主要分成三個主題「左翼、宗教與性:60年代的『左翼男性主體』」、「閹割與失真:60年代知識分子群像」、「剪下的樹枝:分段體制下的外省人」,細讀陳映真的10篇小說。第二個部分為「衍義」,該部分則是作者趙剛藉由閱讀陳映真小說的一些感觸和所思,延伸出跨界思考,省思陳映真文學、兩岸與第三世界的關係與問題。

趙剛

任教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委。著有《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社運的批判》、《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四海困窮:戰雲下的證詞》、《知識之錨:當代社會理論的重建》、《頭目哈古》。譯有《法國1968:終結的開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ynn
    篇解真是很漂亮啊。可能台湾左翼正因为无立足之地才能自我剖解反思得更彻底吧,起敬且叹。2016-05-26
  • - 鞭子与提燈ッ
    看完《东北纪行》,发现他的视野能看出很多大陆人可能习焉不察的内容,或许这是社会学家的素养?又或许这是不同知识经验背后,台湾人提供的一种外部视角。如果赵刚是作家,那他一定是如今的我最喜欢的那一档,他思想的深度和文笔的细腻程度超越很多自称作家却只顾咀嚼一己悲欢的人。他女儿的画的配图也让这本书变得有点点可爱和温暖。啊,不舍得看完的书还是看完了。2024-06-14
  • 堂吉磕碜
    陈映真把作为否定的、批判的、激进的左翼思想与jd教思想进行结合,进而想构建人道主义的左翼思想,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思路。但左翼思想与传统思想是否有结合,其实不好说,哪怕陈映真在《云》这篇小说中,赞美了作为传统的代表小家庭。所以赵刚分析陈映真,说陈映真也在探讨左翼与传统进行结合的可能,即赵刚认为传统能为左翼提供力量。不得不说,有新左的倾向。但是,赵刚作为台湾人,感觉他并不了解大陆的新左,或者,传统在台湾与大陆已经经历了变形,就像陈映真一样,作为一个天真的左派(褒义),他其实并不了解大陆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更多的是文本细读,涉及的文本离看过已经过了很久,没有作者的另一本书读的畅快2024-05-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