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田园诗与狂想曲》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双重性”,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依旧令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让农民“从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中走出来,以发达的自由个性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狂想曲。”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溪雪
    中国农民需要从依附性人格向独立人格转变。对农民、对农民社会的改造,是将农民从封建式的宗法共同体中解放出来,以自由人格代替依附性人格,摆脱天然首长的约束,同时摆脱其保护,这才是现代农民的发展之路。即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2024-04-06
  • ice012
    快接近30年的书,可一点也不过时,相反事实正朝着作者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官僚资本以绝对优势压倒民间资本。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然后国内就卷起来,迎来第二波下岗潮~2024-03-15
  • 大脸
    “封建制度里剥削是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所有制)”的传统观点,以太湖为中心的江浙是封建制度的原始模版,农民多佃农,地主全将土地出租而不经营,此“太湖模式”类似西方庄园里的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危机”的根源和中国经济停滞的诱因,可作者极力否定上述观点,抛出“关中模式”,该地区土地均分、几无地主、财富却高度分化,作者认为背后是人身依附关系(统治与服从关系)的等级分化,只要有权就可超越土地私有制(呵呵,不存在的)的限制,直接霸占。无权者无法积累和存活。关中地区逐步形成积累欲贫消费欲涨、竞争意识淡薄而身份意识强烈的氛围,滋生无竞争无分化的牧歌式宗法气氛。然而作者不甘止步于此,推及农民在革命和求庇护之间的摇摆、中国人情与人性、集体与个体行为等诸多方面,叙述在东西方历史间游弋,生猛!2021-01-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