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禅之道》初版于1957年,是西方哲学家阿伦·瓦兹众多著作中影响深远的经典长销之作,其观点透彻,条理清晰,适宜普通读者入门阅读。书中既有禅思想的全面阐述,也有将禅应用于生活和艺术领域的实践指导。

全书围绕“禅”这一主题,上承“背景和历史”,下启“原理和实践”。

上篇追溯禅与道家、佛教的渊源,深入阐述与禅的诞生密切关联的《易经》、老子、庄子、列子、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并细致梳理禅宗的历史传承。

下篇重点阐述禅精神中核心的两个概念“空”和“妙”,以及“静坐无为”的禅修方式,并以“坐禅”和“公案”为例展开深入探讨;最后讨论禅在生活、艺术中的表达与应用,如与诗艺、茶道、园艺、书法、剑术等之间的关联。

禅道中所蕴含的“无心”“无为”的意味,和对“永恒现在”的生命状态的无目的性和自足性的认知,可以启发当今易于焦虑的现代人——通过学习将禅作为自己生命过程中不断参悟的哲学,把握禅的精神,专注当下,提升生命的境界,获得心灵的平静。

作者:阿伦• 瓦兹(1915—1973)

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对东方哲学有精深的理解。他的思想受到铃木大拙的影响,同时又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

生前出版的20多部有关宗教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书,并以多种语言在全球翻译出版,包括《禅之道》《心之道》等。

作为一个狂热的演讲者,瓦兹在20世纪60年代定期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并主持了热门的系列电视节目《东方智慧与现代生活》。他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在1959 年出版的《垮掉禅、方形禅与禅》中,瓦兹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禅修实践命了名。

译者:蒋海怒

佛教禅学研究和译介学人,哲学博士,佛教思想史博士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2015—2016年访问学人。现任职于浙江理工大学,同时兼任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佛教及思想史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著译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erinwangmeng
    禅与哲学之不同处在于非表达所能传递。文字亦为符号,阅读即是带有目的。修行是一段走回人生起始处的旅程。拨开成长中不断累积的屏障,行归佛性的原点。因此修禅不是逃避更不能解决疑惑。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召唤。2020-04-08
  • 张弛
    禅的西方表述,与铃木大拙有很多熟悉相似的部分,但这本表述更简洁清晰(从西方人视角描述一个我们很熟悉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很有趣,比如那段对绘画的描写,既熟悉又陌生)。从禅的传承渊源角度,是对铃木的补充,说到禅宗就绕不开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僧肇、道生等大咖,方东美的一本书中说的很详细),再回溯到老庄无为(也是很多国内流行禅书常写的,可那时候对西方人来说还算新鲜吧)。。作者是有日本禅修经验的,所以本书中关于临济参公案的部分的透露自己还是刚了解。。我觉得,学习禅的精神,主要是提醒注意跳出概念化惯性思维行动模式。“自发性的生活“并不简单,但至少可以将人短暂的从喋喋不休自我批判中解脱出来,或将僵化的行为模式解冻一点点。同时也提醒我,坐上修正念,然后带着正念生活,依然是今后最重要的日常训练。2021-02-18
  • 柯希莫
    比想象中的更偏向理论,不属于经验派的生活分享,所幸语句相对直白,概念占比不多,在一些部分体现了难得的耐心。它从西方的角度思考与禅相关的历史传承及主要思想,这样的思考本身就带来一定的新鲜感。自觉最好的三部分是“大乘佛教”“禅的出现及历史”以及“空和妙”。不过从中也发现了自己对于似懂非懂的理论没有很好地产生见解,相似概念的熟悉感不够透彻,部分理念的相关性是读此书才了解。“禅”不容易描述,更多是概念科普,从科普角度来讲,这本书已经很棒了。2020-03-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