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媒体中无所不在的中产阶级,有时被形容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群体,被触手可及的成功牵引;有时又被描述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群体,时时陷入坠落的恐惧。将他们团结起来的并不是繁荣,而是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负债资产和强制过劳。

当我们举债获得的财产的价值变得过于难以预测,当初决定投资时得到的关于未来的承诺显得不再可信时,我们就会迎来从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中觉醒的真正转折点。

不管中产阶级性创造了何种关于“自力更生”的乐观说法,我们都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产阶级。

人类学家魏斯通过对德国、以色列和美国等国的民族志调研,勾勒出中产阶级这种观念是如何在身份政治乃至私人生活中对普通人的家庭施压的。这项极富原创性的研究将人类学和批判理论的研究路径熔炼一炉,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典型行动者的分析,重新阐释了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

豪道斯•魏斯(Hadas Weiss),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主攻中产阶级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曾于德国、芬兰、匈牙利、以色列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先后供职于中欧大学高等研究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马德里高等研究院,现为洪堡大学亚非研究所研究助理。

译者简介:

蔡一能,新闻编辑,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505
    “新”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准”,“新中产”这一名词试图将那些勤奋有上进心的劳动者调动起来,卖力地工作、投资,为促进积累做贡献。但是正如书名就已经指出,中产只是一个幻象,而“新中产”就好比“一直在路上”(却从未抵达)。社会阶层的固化,没有真正的自主,看似拥有的也总有一天会幻灭。2024-05-12
  • Qfmfq
    “中产阶级”是顺应资本主义而生的伪概念,它更像某一大类人所持有的意识形态而非确切的阶层划分。资本主义让劳动者从封建庄园中被解放并允许流动,私有财产激励社会成员为自我奋斗,所有人看似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可一切却依旧发生在巨大的控制下,只是控制者从昔日的农场主变成了如今的金融体系。中产阶级正是生活在对房子、教育等投资的美好想象中,以参与资本逐利的方式与资本主义结盟。他们的自我认知激励着他们努力工作且努力消费,上升时代的财富增值让人们忽视了自己同样是剩余的剥削对象。而当经济增长陷入疲软,这一代人难以获得上一代人同样的机遇时,曾经对于美好生活的许诺已无法在当下即时兑现,人们才更密切地重新审视价值与积累之间的关系,作者写的是以色列社会,但这套发展轨迹在我们的当下社会也完全契合。2024-05-03
  • Zzayy
    看完后立刻问我爸妈农村还有没有地,得到肯定答复感到很安心2024-04-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