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从政治史与社会史两个维度对曹魏、西晋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涉及论题包括复肉刑争议、魏明帝曹叡、西晋国子学、《晋辟雍碑》、八王之乱、贾谧“二十四友”、魏晋奢侈风气、西晋墓志等。作者试图通过考察这些具体问题,揭示曹魏、西晋时期的政治、社会特征,探寻魏晋国家体制崩溃的深层次原因,由此深入理解魏晋时代具有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认识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本质。福原启郎,1952年生,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在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师从岛田虔次、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尤其关注魏晋政治史、社会史,于《东洋史研究》《六朝学术学会报》《唐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为其代表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hatever
    细读政治史部分。魏晋虽然国家形态不同,却必须面对汉末秩序崩溃的共同困境,两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宗室的私欲受到士人舆论的制约,必须往建立公权(国家)的方向发展➡️贵族制制度的产生在此之前宗室的成长也与士人相结合【也可联系安田说】/各色社会风气。秉持京都学派立场的同时也重视所谓“制度”和“社会”的生成过程。2022-06-22
  • Chlliphone
    魏晋王朝意图解决造成秦汉崩溃的问题,因此有了重振律法理念或兴建重威的举动,同时在东汉的延长线上,舆论与公器私化是魏晋政治的重要特征。个人对贵族制社会的讨论史不甚了解,但本书的运用太生硬了。晋代封建并未超出汉代以来政策框架,只是赋予了宗室出镇官僚身份的观点有意思。墓志生死观的讨论有意思。2022-06-17
  • 书是买不完的
    论文所需 没什么新意2023-12-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