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将错就错》是甘阳1996~2000年左右的随笔文章结集,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作者于美求学期间对于社会、政治、文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思考,笔锋幽默犀利,对问题的观察入木三分,往往于浅白处见真思想。其中涉及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变迁,以及通过对名震学界的芝大“社会思想委员会”众多学界泰斗的追慕与怀想来探索学者之精神、大学之理念,尤其值得细细品味。

《将错就错》2002年由三联书店首版,2007年再版。此次改版,列入“三联精选”丛书第三辑。


甘 阳 杭州人,知青出身,现任清华大学新雅讲席教授,新雅书院院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创院院长,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创院总监。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颤抖的企鹅
    《洋泾浜与“我们”》一篇可称佳作2022-07-09
  • 巴特
    07年版刚出就翻过,改完试卷实在无力在读长文章,在微信读书上翻完了这个删定版,没有去做学术考古看删订了哪几篇文章,但读下来每篇文字依然闪耀着思考,挥洒着才气。这几年,学者成了专家,即使还有八十年代引发的问题意识,也习惯于从一个小问题去进行切入讨论,大理论讨论大问题的方式已经被扬弃,作为这种言说代表人物的甘阳,自然也因为没有phd,三通,耳光,学阀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时间会证明什么样的东西会留下来。那些洋洋得意的人,难道不是还在顺着甘阳的问题意识亦步亦趋么。。。2022-07-10
  • 若你遇见她
    数篇文章有真知灼见的。“日常生活的时代”。这日常生活并不需要诗人把它提升到诗的境界,也不需要哲学家把它提升到理念的世界,倒是诗人哲学家需要明白自己过的也是“平常日子”,不必以为自己读点诗歌就比读武侠小说的人来得高雅,也不要以为自己读点哲学就比听流行音乐的更为深沉,无非都是打发时间、消磨日子,各有一套“过平常日子”的方式而已/窃以为向西方读者译介《论语》的真正着眼点,并不在于要使西方读者觉得孔子思想如何贴切于当代西方处境,而是在于要吸引西方读者通过《论语》去逐渐地了解中国文明这个不同的历史文化世界。同样,《论语》对于现代中国读者的真正现代意义,在我看来也并不在于如何使其现代化,而在于如何使现代中国人能通过它去更多地了解并亲近《论语》本身所置身的那个古代历史文化世界及其无穷意蕴2022-04-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