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体制的活力来自哪里?体制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韧性》以作者最近几年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呈现了县域政治运行的丰富图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独到且深刻的解答。

全书围绕县域治理韧性这一核心主题,从体制与机制关系角度切入,对县域治理体制、政府动员、干部流动、财政制度、政策转化与执行等进行了透彻解读。书中既有耐人寻味的田野故事,呈现县域治理经验,又有深入浅出的学理分析和理论提炼。书中对县域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阐释,如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政治评价、条块关系、

任务包干、领导观摩、干部联村制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韧性》既可作为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参考用书,又适合党政部门领导和普通干部阅读。


田先红,江西赣州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县域治理、基层信访政治、农村政治学和“三农”问题研究。曾在全国近20个省市的城乡基层社会开展田野调查,累计时长达1000多个工作日。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在《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开放时代》《社会》等期刊发表百余篇论文。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论坛》等媒体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出版《国家性、地方性与基层治理》《人民政治》《治理基层中国》等著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空山
    写得挺贴合(我感知到的)县级实际,但比较浅,在观察到的东西上稍作提炼,又没有完全提炼,或者只提炼出了问题,然后就结束了章节。读罢四顾心茫然...几个印象深刻的:领导注意力竞争、条条块块的辩证关系、政府怎么从对产业的强干预中退出。没啥新认知2024-04-04
  • llp0410
    乡村振兴是我们所期盼的,这样家人们就不用远赴外省去打工了,老人也能在老家安度晚年;小孩也有父母在身边陪伴,不用再当留守儿童,童年也会快乐的度过。.近年来,我国一、二线城市已经不能完整反映中国的全貌,千差万别的县乡才更具"中国味"、更代表真实的中国。中国经济社会的韧性、潜力、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县乡。2024-04-06
  • 自有我在
    了解是为了能够发展,而本书作者恰恰就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完成了对于中国县乡管理的了解,发现其背后的根本逻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因此这本书既可作为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参考用书,又适合党政部门领导和普通干部阅读,为自己的管理提供。2024-04-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