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家庭的失序》主要由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写给国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监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构成。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题分类,围绕不睦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诉说了琐碎且难堪的家庭丑闻。

这些密札被上呈给当权者,以期绕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在隐秘的情况下监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恶习。通过这种隐秘的监禁,家庭的名声便不会被败坏,同时也展现了请愿人对于国家权力的遵从和支持。

但在这种非正规的程序下,密札制度的滥用是必然的,人们为了私欲或私愤肆意写信,而国王的代理人——警察,握有对密札及其后续监禁制度的最终解释权,他们也会通过对于监禁请求的同意、拒绝或更改彰显自己的行政权力。

出于种种原因,密札制度在十八世纪晚期便销声匿迹了。《家庭的失序》通过对大量十八世纪巴黎警方留档密札的展示,提醒读者思考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介入所带来的混乱与失序。


阿莱特•法尔热(Arlette Farge,1941— ),法国历史学家。曾任职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法国国家科学院。从事社会史、心态史研究多年,关注18世纪法国民众身份、两性关系与历史书写等问题。视角独特,善于解剖社会边缘人群,注重分析其群体与个性特征。已有30多部专著问世,代表作有:《档案之魅》《蒙让夫人的反抗》《脆弱的生命》等。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他以其无比渊博的学识、才华横溢的文笔、惊世骇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与社会理论、新文化史、刑罚史、身体史、性史、女性主义与酷儿理论,以及文学与艺术批评等各种时代思潮。其主要作品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性经验史》,以及“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artinaise,R.
    请求书里可以听见民众的回声,这些回声同时也是凝固于一套固定叙事公式中的;密札的专制色彩在一套多方的复杂机制中被接受,成为象征国王干预、警察执行,并指向家庭安宁的理想和谐制度。最后则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分离(以及警察系统不堪其扰?)中崩溃。总之,这也是一种“前革命的”(pré-révolutionnaire)心态情感转变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对中央权力的介入方式并没有很大兴趣,更关心基层的警察、教区神职人员以及邻里相对权力?2024-04-25
  • Ophelia
    提炼总结的内容很有深度,大部分篇幅是史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间/时间维度的重要性、国家权力的象征对父权的介入、权威的展示、男女在家庭地位间的差异。以及题目取得很好,学会了失序这个词怎么用怎么理解2024-04-13
  • 戈里亚
    十八世纪巴黎的家长里短。大光头的档案整理能力大概是哲学家中最强的(口胡)。实际上看完了这本书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些什么监狱啊,警察制度啊之类的会议会找福柯来参加了,看起来他确实对这方面的历史了解颇多,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可以提供很多见解(虽然福柯本人不这么认为)。2024-04-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