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潮起》着眼于中国企业及制度层面的战略转型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和通信设备行业中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在历史上,正是这两个行业中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帮助中国开启了产业政策转型的社会大讨论,并最终促成中国产业政策范式向“自主创新”转型。

《潮起》通过对吉利、奇瑞、比亚迪、华为、中兴和大唐电信等企业开展案例研究,尝试阐明它们与其他本土企业的行动差异,并着重分析它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潮起》将帮助那些对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帮助他们探索中国现阶段创新转型需要完成哪些重要任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SPRU中心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工学学士。长期从事中国工业和中国创新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近百篇论文,并出版了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outledge出版社,2020年)和《国家的双重角色:发展与转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专著。其和路风教授的合著《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及相关的工业研究工作对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政策转型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政策研究和政策对话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深情的艾老师
    1. 从1980年代起,我国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批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国企能够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市场换技术,实现双赢。2. 跨国公司与中资企业在核心利益上是不同的。中方的核心利益是获得自主研发能力,而跨国企业对合资企业的定位是生产与销售已有的成熟/过时产品,在国内市场赚钱,而不要浪费资源在自主研发上。3. 中国创新型企业做对了三件事情:高度重视产品开发平台;不搞合作生产,而搞合作研发;建立以工程师为中心的组织。4. 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意外”: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它们把大批被合资企业边缘化的本土工程师重新集结,根据本土市场的客户需求快速更新迭代产品,和大量的本土上下游企业紧密互动,与本土研发机构和高校展开密切合作。2024-01-12
  • 大猫
    路风团队成员。看这本主要是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马斯克和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是不是因为制度的原因? 令我非常高兴的是,原来只是我无知而已。总是有人在默默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着中国人自己的工业现代化的故事,工程师们的浪漫情怀: 少些bb,多做点实事~2024-01-05
  • keu92sw3
    很不错的提炼:一个是对于“再组织化”(vs全球生产碎片化)的提炼;二是focus了工程师这一群体,点很好,但分析稍显不足;三是作者一贯的强工业知识细节的积累,对于科研攻坚关键点的识别很精准,信息量很大2023-11-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