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希腊语-汉语对照本《柏拉图全集》。

本套《柏拉图全集》(希-汉对照本),是译者直接从希腊原文翻译而成的,不仅译文更精确,而且通过加入大量希腊词汇的分析和注解,使汉语文本更贴近原文的语境,包含了更丰富的意蕴,可以大大增进读者对原著的理解。另外,译者对一些希腊词语所做的精致地语法分析,也可以为学习古希腊文的读者提供帮助。

在柏拉图的这篇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斐洞,充满热情地回忆并详细地讲述了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在苏格拉底饮毒酒前最后的时间里,他与朋友和门徒关于灵魂不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谈,通过层层的论证,把探索不断推向深入。在对话接近尾声时,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在场的朋友们,不要恐惧死亡,勇敢追求灵魂的完善。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出身贵族,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去世后,他四处游历并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阿加德米学园并在此执教四十年直至逝世。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对话体著作文笔生动、富有戏剧性,不仅是优秀的哲学著作,亦是优美的文学作品。他的思想与著作,影响极其深远,对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徐锐
    24/6/18 第一遍。推理的部分读着难。2024-06-18
  • 当猫被阉时
    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我读的第三个译本。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一次对话,论证了灵魂不死不灭,最后喝下毒药从容赴死的场景令人动容,这是对自己理念的最高阐释。2023-04-29
  • 刀叢中的小詩
    《斐洞》——之前读过杨译。都是一样的述而不作,从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语可以看出中西哲学的分野之处。孔子想得最多的是人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完善的某种状态,所说的“仁”,都是和他人相关。苏格拉底更加专注于自我和灵魂,可以超脱可以升华的那一部分,这点和庄子有些类似。2024-05-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