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十六国史新编”之一,著名历史学家赵向群代表作全新修订。
◆汇集传世史料与出土文献,还原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河西地方的历史,钩沉一千六百多年前纵横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五凉王国的兴亡盛衰。
◆宏观的历史视野与微观的历史实证相结合,物质层面的经济研究与人文层面的习俗剖析相统一,国别史与专门史兼顾,全方位、多面向,还原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的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凉史》分为“绪论”“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民族”“经济”“著姓”“文教”十个专题,作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将短暂的五凉历史置于汉唐间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宏观考察,有兼以微观的实证,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赵向群,1942~2014,山西平遥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历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五凉史》《甘肃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参编《甘肃古代史》《河西开发史研究》《西北开发史研究》等。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经济史、魏晋南北朝史、五凉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贾小军,1979年生,甘肃秦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河西史地、美术考古、丝绸之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十六国史新编”丛书主编
周伟洲,1940年生,广东开平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顾问;被评为“陕西省首届社会科学名家”等。出版魏晋南北朝史著作《敕勒与柔然》、《吐谷浑史》、《南凉与西秦》、《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吐谷浑资料辑录》(增订本)等,主编丛书“十六国史新编”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南堇安
    考证比叙述精彩,选题比史观深刻。五凉相比,前凉最稳,共历76年传九君。张重华前四主:张轨、张寔、张茂、张骏。其后四主:张曜灵、张祚、张玄靓、张天锡。前凉更如微观中原汉人王朝,权力面前腐朽滋生,内乱不断,一旦遇到明君就能治理有条,但总免不了世袭的弊端。后凉氐人政权,建立在军事优势和征西域物资基础上,氐人本位制处理不了民族矛盾再加上没有合格的继任者,迅速败亡。南凉汉化较低,还停留在部落制征伐,无法适应历史趋势。西凉强行酱油一波,无奈继任者能力有限,恰逢对手又是沮渠蒙逊,迅速领了盒饭。北凉算是集大成者,沮渠蒙逊过于优秀,无奈正赶上历史融合的大趋势,后代纵使如他一般优秀也难逆历史潮流,更何况沮渠牧健资质平平。2023-09-04
  • 亦關亦隴
    曾经的河西掌权者以“道义神州”自居,但同时霸主徙民不断、兵戈扰攘,可见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史确实值得研究。该书完成于90年代中期,但不论遣词造句,还是框架结构都很落后,好谈历史必然性。前言后记一大堆,多数还是尬吹。作者基本没有摆脱《十六国春秋》及唐修《晋书》奠定的历史基调,不过是文言转为白话。虽是多次出版,但校对仍是不精。此外如张轨籍贯安定乌氏县的今治,作者p50和p358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但实际都不对,汉晋乌氏县县治实际在今平凉以东十里铺附近的阎吴沟遗址。另外关于“五凉”的概念,到底是现代人一家之言的理解,还是古已有之,作者并未点明。今武威市的五凉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内容则是以曾建都姑臧的前、后、南、北凉,以及隋末唐初李轨割据武威时所建大凉为主要内容,可见对“五凉”的理解仍然存在分歧。2023-08-05
  • sun
    就那么点资料能写这么完整真是辛苦老师了。另外最后有几篇重复的地方多了点,要是能整合成几篇高质量文章就好了2023-03-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