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困守与反攻》为作者过去十年来,从美国、英国与台湾各地的学术与史政档案机构所收集的档案中爬梳而来,包括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务院与历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台北“国史馆”、“国防部”史政局等地的大量解密史料,对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台美关系与国民党的海外秘密活动,进行有系统的建构、分析与论述。内容包括:冷战边缘─美国与冷战初期的中国边疆、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关系探源、冷战初期蒋介石的“敌后工作”与“第三势力”、台海危机与两岸密使、冷战高峰时期的西藏问题、东南亚冷战场上的蒋介石、冷战与台湾研发核武争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要理性
    老蒋曾巴不得南北朝鲜开战,巴不得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反攻才有可能。但等到朝战爆发,反攻选项摆在眼前的时候,却极其谨慎,既要考虑反攻的赢面概率,又要提防孙立人取代自己。和年轻人不同,中老年人口号会喊得越来越漂亮,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会更多考虑个人利益。反攻更多的只是维持在台统治正当性的口号。当不了大明皇帝,当当延平王也是不错的。49以后,国民党在大陆的情报与游击力量迅速减弱。我党的组织能力(社会控制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党组织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在大Y进、wg等数个历史节点,在韶山将rm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蒋也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反攻,奈何大哥不同意,凭台湾自身实力完全不现实。2021-02-01
  • 雍州兵
    非常好的国际关系史著作,对理解理解国共内战到1970年代毛蒋逝世两岸关系的演变颇有价值。本书的一大突破在于说明冷战在亚洲的序幕并非是国共内战,早在1947年美苏即在大西北制定符合各自利益的政策,发展出冷战时代理人战争的雏形。分别讨论了KMT与美国情报单位对xinjiang、Korea、Tibet等边疆的策反,及几次台海危机的解决;最后三章讨论了台湾对印度、南越、老挝、缅甸的反共输出(我们都熟悉CCP对东南亚的输出革命,想不到对岸也是大同小异)。通读全书,受益良多。这也让我明白在西贡独立宫的吴庭艳纪念展里为何看到那么多国军的痕迹……2020-01-30
  • le fantôme
    三星半,大概是由几篇论文组成,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胜利转进”后的常公的多次外交努力,以及东南小岛在亚洲冷战格局中的牵扯。作者是台湾学者,许多人名译名与大陆通译不同,不过括号里加注原名还是挺方便的。一个小错:东南亚一章结尾的“赤棉”组织似为“红色高棉”2020-09-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