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你是否在某一瞬间会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又是否想过,可能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

你曾受够了一份工作、厌倦了一个城市,于是想要换另一份工作、搬到另一个城市,却又担心无论换到哪里,仍会不断遭遇厌倦?

也许那些终日渴望“生活在别处”的人,到头来会发现所有的“别处”其实都很乏味,而这乏味的根源竟是他们自身?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以现象学的目光打量你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激动与无聊。作者力图借助现象学独特的反思来打破习以为常的现成性遮蔽,向读者“第一次”揭示现象,并以日常语言道出其所见所思。

正如作者所言,《日常生活的现象学》诞生于两种不同动机的诡异结合:它是向哲学和现象学的门外汉发起的对话;但它要做的不是“科普”,而是“原本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日常生活的现象学》邀请一般读者进行“现象学式的”观看,并希望读者最终也可以自己来“现象学”一番,以此摆脱生活的盲目性,更自觉地开展行动,同时品尝现象学的乐趣。

-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包含三个部分。《内篇:直接的自然》关涉一系列经典的现象学主题,包括物、死亡、时间、直观、记忆、遗忘、自我等。在这一部分,作者在对大量现象学经典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借助前辈之眼,站在当下情境中,亲自重访现象学传统中的经典问题,同时赋予其新的理解和意味。

《外篇:中介的精神》谈及的论题更加多样,与作为常人的你我在流俗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紧密相关。这一部分谈到了旅行、阅读与写作的意义,节日和传统,教育和洗脑等话题,即便对无现象学背景的读者而言,也会引发其兴趣和共鸣。

《断章》由一系列自发而有趣的格言式洞见组成,体现出作者转引自胡塞尔所说的“不要大钞票,而要小零钱”的现象学式生活态度。


黄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象学、解释学、当代法国哲学。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无处在的
    2023的最后一本书,不亏2023-12-31
  • 梦弘
    这本书对于2024年的我来说,在思想境界上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文本意义上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但是却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想。社会现象,生活现象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奥妙的学科,作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这些内部逻辑呀解释的很清楚。2024-02-17
  • 猫饼干
    涨了好多知识,甚至说颠覆我的认知。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注意力的紧张和放松、忙碌和空闲,如同人的呼吸一样同样重要。”“如果游戏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游戏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是因为他的每次提问,都给出了认识探究中最关键的方向。” 人的植物性;大耳朵大眼睛的工具人;2024-02-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