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顾炎武(1613-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anqi
    亭林先生身上兼有理想性和现实性。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不屈气节,也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学术底蕴。日知录是札记也是巨著,是作者一生学术的高度总结,也是其对社会对历史的思索和归纳,其求实求真的态度、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讲究实据的文风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不愧为知行合一的典范。2023-03-20
  • 藏晖
    主要翻了上册相关的内容,有所启发。2023-04-25
  • momo
    翻了三天几十个小时吧,以目录为线索扒了一遍,有感兴趣的也会细读。亭林之学,厚于当时当世之人,引文博杂,令人赞叹。陈垣先生之学,也令人赞叹,虽然所较不多,但是基本上每条引文都简略标明了出处,虽然其中些许篇章与原文有出入,应该是亭林先生引用时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可能陈垣先生是搞史学的,书中有部分《论语》原文未能引出,误以为是亭林所述2022-07-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