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内容简介:在包括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文学理论、历史以及哲学的多个学科领域里,“后现代主义”一词被频繁使用和误用。《后现代主义诗学》既不为后现代辩护也不对其进行谴责。它既延续了哈琴《自恋式叙事》和《论戏仿》对艺术中自我意识的形式研究,又为其增加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维度。以建筑为模型,后现代主义在此用以指称以形式和意识形态的主要矛盾为标志特征的当今文化实践。在此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诗学”源于这些矛盾,透过当代理论和文化实践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矛盾清晰可见。

《后现代主义诗学》是一部系统阐释、界定后现代主义的力作,横跨建筑、文学、绘画、雕塑、电影、录像、舞蹈、电视、音乐、哲学、美学理论、精神分析、语言学、历史编写领域,对后现代主义构成了立体、交叉透视。《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以实践为起点,试图推导、创建一个开放、不断变化的概念结构——“后现代主义诗学”。《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充分意识到缤纷多彩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复杂性,采用既/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评判方式,指出后现代主义既是现代主义矛盾造成的结果,又是对其的背离与质疑,它既具有强烈的自我指涉性和戏仿性,又试图将自己植根在其指涉性和戏仿似乎要避开的历史世界之中,从而增加了论辩的深度与效力及可接受性,其新的视点和思维方式、观点无疑为客观、全面认识后现代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琳达·哈琴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后现代主义政治》、《论反讽》、《反讽的锋芒》。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ROLLOTOMASI
    主要读了第一章和第七八章历史元小说部分。不难懂,唯一的缺点在于有些观点的重复阐述造成内容的冗余和读者思维的缠绕。关于后现代的矛盾性特征把握得非常好,既嘲讽又依赖经典,既有回归但又是话语的回归,既质疑过去又不颠覆过去,这一矛盾性双重话语是后现代式和历史和世界和解的方式。2019-09-23
  • Venus
    中期考核书目。和詹明信利奥塔相比,哈琴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还是很特别的。但也有种感觉,她这个定义还是建立在二元论之上的。应该说研究路数还是偏旧吧,先不厌其烦地下个定义,然后按图索骥寻找合格作品(?)。虽然哈琴自己明确说是要根据已经存在的现实文化状况来做出分析,然而这个研究还是有概念先行的问题。2018-07-14
  • becharing
    以前读这本书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哈琴的问题化意识,即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颠覆一切的雄心,而是去质疑、维护不同。重读第一章“理论化后现代主义”才又发现哈琴的介入意识,即试图将理论话语与文化实践相结合进行讨论,这是她企图尝试并来分析文本(建筑、绘画、小说等)的动力源泉,也是隐晦批评她与詹姆逊、伊格尔顿等人不同的地方。2021-12-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