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的推崇。

内容简介

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的西方社会,以艺术家般的手法再现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遽变与纷争:“八月炮火”轰响之前,英国的贵族世界开始倾塌,权力转向新的阶层,热血的无政府主义者畅想着一个和谐世界,帝国主义情绪爬上新大陆,美国海军悄然崛起,德雷福斯事件掀起一场法国人内部的激烈对峙,施特劳斯的音乐与尼采的思想影响着德国……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旧世界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香榭丽舍30号
    流水账,人名实在太多了,有点缺乏主旨。但是,丰富的史料是亮点,为我们塑造了战前的政治生态。第一章:传统英国(还是霸主)的政策和上流社会的无所事事第二章:无政府主义兴起,比之社会主义竟更为激进第三章:美国传统新时代的理想主义被扩张主义者踩在脚下第四章:德雷福斯事件下的左右翼,反犹主义,国家和个人,军队和政府,教权主义都找到了旗帜。第五章:海牙上各国的蝇营狗苟,帝国主义虚伪的合约第六章:尼采主义:慕强和逆德,施特劳斯第七章:工党崛起与贵族衰弱第八章:社会主义两条路线的争斗,原教旨和修正主义。一战前各国的民族主义(激进)和社会分裂都达到巅峰,科学,经济繁荣下多余的精力无节制地一触即发,能考虑后果的人只是少数,刺杀事件只是最后的稻草,德国是真的自大。关键不在物质多少,而是不满足2019-11-25
  • 友利奈绪
    最喜欢的一本书,心中的满分神作,揭示了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在一战前的心态,探讨了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三种思潮在一战前的更迭与影响,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德法爆发,为什么昨天还在为了面包和资本家抗争的工人今天会扛着枪走向战场。书中涉及的德雷福斯事件,劳工权益,女权运动对认识当前的世界也不无裨益。这本书既是昨日世界的肖像,又是今日世界的缩影2019-07-11
  • ds
    写的像散文的历史书,充满了4K画质般的细节描写。2016-05-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