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 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 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作者通过区域对比分析的办法,对比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通过现象分析、区域对比解释其原因进而阐述背后逻辑。我个人认为其中第一篇经济篇尤为出色。东、中西的社会差异根源于二者的产业发展差距、工业化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极化优势、出口优势让东部的社会、居民生活、思想更为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处于被动的后发劣势,从分散的农业化社会被卷入到全国性(主要是沿海)的浪潮中,中西部人民被迫追赶现代化生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书的不足之处:废话太多,拼凑过重。实证分析部分很有逻辑与调查相佐证,规范分析部分却如空中楼阁。2024-12-18
  • 瑞莲书院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尤其是在县域生活、工作、对县域经济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另外贺雪峰老师在2017年出过一本类似的书叫《南北中国》,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一起对比阅读。2025-04-09
  • 赛沁
    我觉得这本书是新乡土中国的后续总结 也是共同富裕的开篇论道 有数据 有理论 有谋略2024-12-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