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宋明蔚,记者、译者、写作者,高海拔攀登、越野跑、探险爱好者。曾任《户外探险》杂志执行主编,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评委。曾参与国内外近百起重大户外事件的采访、调查与报道。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用攀登书写各自的命运,在山上跨越生存和死亡的故事。自由攀登者是中国特有的一群人。他们只有寥寥几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运动群体。遇难者的平均年龄仅有31岁。本书作者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站在每一个年轻命运的人生十字路口上,记录中国自由攀登者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命轨迹透视他们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书写了一部不为人知的登山史诗。这不只是一组登山者的群像,更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死亡的悬崖边追寻自由与自我的故事。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他们甘愿用死亡的风险与代价换来可以超越一切的自由意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inerva_Owl
    看来播客节目吹过头了,《比山更高》的阅读体验并没有那么好。一本超过四十万字的“长篇”,对作者取舍、处理、编织材料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点上它做得并不好;文中时不时出现的“男性江湖语言”,与其说是作者为了所谓“完全的非虚构”而特意没有处理,不如说反映了他本人的某种局限;以及,这进一步显得作者对虚构与非虚构的理解有些死板和狭隘了。可以稍微与之对比的,是《山中最后一季》出色的技术处理。作者对自由攀登和攀登精神理解到位,攀登者们的故事很动人,书里也稍微拓展了一点自由、死亡这样的哲学和文学母题。对阿氏攀登、国内攀登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读。2024-09-07
  • Paisley
    「攀登所给予他们的东西,完全超越了他们被攀登所夺走的东西。」「你登顶了成功了,谁在乎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很喜欢。」「我们走进了山的内心」2024-07-01
  • Qfmfq
    这本书的写作本身也是非虚构的一次未登峰攀登,人物的心境活动、交叉叙事背后皆有海量的真实素材背书,最后的非虚构宣言印象深刻,“我认同意识流动的随机性与发散性无法被精准捕捉,但我也相信有些特殊时刻的记忆,在人的心中久久不能磨灭”。看到最后才知道阿式攀登是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意味着它俨然与文学、音乐一样可以被称为艺术,它所探索的是极限状态下人身体的技巧与应对能力,审视的是人与自然、未知、危险之间的关系。中国自由攀登者所经历的每个辉煌时期,都伴随着悲壮而不幸的时刻。他们选择的是我们难以设想与评价的生活,这是另一种生死观与生命哲学的实践,自由与挑战或许就是他们的宿命。就像作者在播客里说,“我想写的是一个个理想主义者之死的故事,只不过他们来实现价值的方式都是攀登”。2024-07-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