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巅峰代表作;李春雨俄文直译,全译本无删节;附赠刘文飞教授音频导读;备受法国作家加缪推崇,被改编为同名戏剧。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唐拖泥
    Mark一下,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陀翁长篇。2025-05-28
  • 乙左左
    不仅仅是对虚无主义的猛烈鞭笞,还包括了对恐怖主义、信仰扭曲之于人的作用,人性之恶等等众多方面的深入批判,陀氏基于“涅恰耶夫”谋杀案的事实启发所写的《群魔》可以说承载了他关于这个世界,特别是俄国社会的各种观点,人物的复杂性同样也是他们所承载的思想的不同之处,无论是对各种繁复场面的调度还是情节的推进,还有小说文本的结构,毫无疑问都是大师级别,难以超越。值得提的是这个新译本有很多我喜欢的翻译,比如在第三部第六章第二节中基里洛夫大段的自白里,提到了“反抗精神”,比较其他几个译本:臧仲伦译“桀骜不驯”,南江译“独立不羁”都没有这本来得更合适,还有彼得·韦尔霍文斯基在激将基里洛夫时好几次都用到了“怂”字,这个翻译就很现代,这也是新译本的意义所在。其他的翻译上的考量李春雨老师在译后记里有提到。很棒的译本!2025-02-26
  • 熊籽岷
    第二次读《群魔》,还是很受冲击,断续一个月穿插着看了一些历史和现实,这次似乎更能理解俄国“革新”的复杂性。关于翻译,宣传“完整全译”,其实译后记里也说了,是此前几种中译本的底本不同,李春雨老师这个译本和臧仲伦先生译本都是依据当前通行的1990年俄文版,当然也都是“完整全译”。臧译本的版权大概不在译林(?似乎在人文社,要出臧译陀集),当然也支持经典作品出新译本;装帧纸张印刷排版也都不错。特意在图书馆找以前读过的臧译本(译林社2002年版)比较了《在吉洪处》(其中曾遭删节的《斯塔夫罗金的自白》逐句比对),译文内容上并无显著差异,李译文风更贴近当下的中文语境。实际上,和旧译不同的文风(一些读者可能认为“没内味儿”)只读前几页就可以看出,比如用了“巨婴”“公知”等新词。2025-05-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