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修·加布里埃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世纪史教授,宗教文化系系主任,著有《记忆帝国:第一次十字军运动前的查理大帝、法兰克人和耶路撒冷的传说》一书,以及有关中世纪欧洲和中世纪记忆的多篇文章。

内容简介

◎新视角:光明的中世纪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饿霸地煮
    彼得拉克把中世纪定义为黑暗时代,把古典时期定义为光明时代,后人又将现代西方文明定义为古典文明的复兴,成为正反合三段论。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否定了中世纪对文明发展的贡献,中世纪最大特色是流动。日耳曼人、拉丁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维京人…无数民族跨地域互相融合,阿拉伯的大翻译运动,将亚里士多德思想反哺西方,出现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蒙古西征,带来火药、指南针等科技。文艺复兴从来不是突然崛起,而是一个逻辑的递进过程。另外中世纪出现的大学、农业技术的进步、宗教改革,以及女性在政治上、文学上的巨大贡献,都证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冲击包容时代的贡献不容否定。当然中世纪也是黑暗并存的时代,宗教法庭、封建压迫、黑死病…如本书所言:“中世纪是美丽与恐怖并存的流动时代,真实之人怀揣希望与恐惧,照亮了通往现代的道路。”2025-06-24
  • Blade King
    为中世纪平反的书籍似乎不少,这本书面向大众,非常有可读性。选取了几个片断来说明中世纪的流动性、智识生活、女性地位等等,展现了中世纪的复杂性。就是这书名太矫枉过正了,我们相信黑暗中总有火花,但这和光明来说还是两码事的。2025-07-07
  • 雾凇
    简要串联中世纪千年的历史,在每个时期选取不同侧面,阐述在“黑暗时代”存在的“光明”之处。其实还是主张避免过度极端,要客观全面看待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挺喜欢作者对维京人的概括,大概还是因为看过美剧有画面感和具体印象,更容易从中找出熟悉的部分。2025-06-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