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海因茨·席林(Heinz Schilling)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仅关注1517年在维滕贝格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开启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更是试图呈现这个时间节点的世界是何面貌:1517 年及其前后发生了什么?当时有哪些重要人物?世俗与宗教的格局如何?当时的贵族与普通民众生存状况如何?人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如何解释自己看到的和不理解的事物?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某些事件何以成为影响深远的决定性时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魔若子
    2025年的第53本书。又是一本类似于《万历十五年》的年代切片类的历史读物。视野较大,落脚点还是在宗教改革的开始。2025-10-10
  • 废柴白
    3.5 首先,“全球视野下”并不准确,只能说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带一点全球的事儿。其次,宗教方面也很简单,甚至也没提伊斯兰教或者佛教这种大教,非常局限的所谓奇迹之年,也可能在作者眼中欧洲那几个国家的变化就是全球吧,确实,那时候的欧洲走在很前面,但都懒得展开讲讲大航海带来的全球改变,何来证实全球的奇迹呢?甚至着开一章写宗教改革,老实说宗教本身发展变化的部分根本没那么重要。可以看看,起码知道了哥白尼的另一个身份。2025-09-15
  • 晴空
    “不陌生的是500年前的世界也并不太平,充满暴力,例如1516年至1517年土耳其苏丹塞利姆攻占叙利亚和埃及;不久之后受尽屈辱的阿兹特克贵族在"血染之夜"对西班牙人的进攻,以及科尔特斯随后的血腥报复;最后,欧洲也是如此,1517年诞生的教派敌对导致基督教在后续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自我毁灭,并伴随着恐怖袭击、肆无忌惮的谋杀,以及对异见人士的残忍迫害。回顾如此这般的历史背景,今天世界上发生的暴力冲突,例如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水火不容,由此产生的宗教暴力冲突不仅震惊世界,更像是昨日重现。如此看来,贝加莫天军之战引起的惊惧可能比路德让人释怀的自由呼声更接近当下的社会心理。”2025-07-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