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1946—),1946年生于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后来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她是同代人中最为杰出的创作者,《钢琴教师》是其代表作,其他小说还有《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逐爱的女人》《啊,荒野》《情欲》《贪婪》等,也创作了大量戏剧、散文和诗歌。先后获得过海因里希·伯尔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等奖项,2004年,因为“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鸡狗腿子
    每一页都是恶心的黄色暴力,高密度的各种性器官以及性器官的隐喻反复冲撞着眼球,真的读得我要死掉了……整本书都在做爱,却唯独没有爱存在 ,只有贯穿、支配、强奸和无休无止的折辱。从《钢琴教师》就体验到了耶利内克的狠,这本《情欲》更是将这份毁灭欲发挥到了极致,她抛弃了常规的叙事采用大量性描写来挤满篇幅,不管是“香肠”“水管”“木棍”“列车”,还是“水池”“沼泽”“洞穴”“森林”,文中的各种意象都用来指向一场场男女之间的暴力交媾,但很难不让人产生工业与自然、城市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的联想。耶利内克在用色情反色情的领域太成功了,我真不信有人读完这本能不戒黄…反正我不仅直接色欲皆除,还对人类的厌恶到达了新的巅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2025-05-17
  • 打不倒的春丽
    当大胆的情爱场景多到冲淡了情节时,作品也就变成了“反色情书写”:从心理不适到逐渐接受,再到习以为常,耶利内克让读者实现了一次次的“阅读脱敏”。似乎是想要达成一种共识: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故作羞涩,这就是男人女人所在经历的一切,先思考我们女性本身的处境和出路吧。2025-05-02
  • 乙左左
    很耶利内克风格了,意象和词语库异常丰富,以至于在大部分作家笔下无法回避的重复在她笔下变成了与外部相连的通道,用情欲反情欲,让人物化,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欲望制造快乐也制造悲伤,生殖的同时也制造死亡,通过极端和荒诞的语言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进行嘲讽,同时也是人类自我的审视和剖解。2025-04-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