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1989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专攻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一书,获得小林秀雄奖。

内容简介

第九届小林秀雄奖获奖作品、日本十年的近代史经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incredible
    #69 等不及买的正版kindle版本emmmm;五天的面向学生的讲座汇编,流畅而且内容安排得当,宏观上作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会怎么看,身份上作为作为日本人,中国人,俄国人,美国人等等; 对于中国读者来讲,这本书提供了对一段貌似“熟悉”的历史的再检视的机会(而且来源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视角可以极好地为民族主义史学提供一种出路),同时较好地将内政外交之间的动态结合讨论(尤其是军部以及军部下右的成员)的作用,呈现了相当全面的国际关系史。因为删减以及讲座文稿的原因,个别地方逻辑有些跳跃,但大多不影响主论点。2019-09-06
  • espionage
    了解到晚近东亚局势的一些细节。内容基本是对国际背景下日本的危机感触发政界战争行为的表述,没有对动机和责任根源的进一步讨论。从作者的书写份量来看,中国只是为日本对抗英美苏/提供物资和土地/日本东亚共荣等战略构想的后备部分,略为无足轻重。总体来说,新意不多,缺乏深入,如对长时段中的经济互动、社会形态、文化舆情或集体心理的分析;杀戮只存在于一句话里的数字,战争反思程度并未突破“正当防御性”的框架。此外,作者把1937日本开战心态类比911后的美国这一着实迷惑的思路向中学生解释,便只能推论至乖僻的国民性如何影响了战争。(日本人在对青少年德育智育的书籍出版方面做得立体且有温度。)2019-12-12
  • red_back
    分析“战争选择”头绪多又很深入,需要的学科知识也很多,地缘政治、国际关系、日本政体、军事战略……而我连基本相关历史知识都很匮乏。所以文字虽然好懂,但完全跟不上展开问题的思路,读得吃力而措手不及。很难想象这居然是给初高中生的讲座。每次老师提问时,我的茫然无知都让我想起了自己课堂上的学生:既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更不知道老师提问的目的何在。整体有个观感,从甲午到二战,影响战争的因素变得更多更复杂更不确定,以前胜利的经验会变得无效,错误的判断只会更多并引起不可预料的结果。2019-11-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