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美)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内容简介

一段重现害羞少年逆袭为全球金融危机形成脉络与历史教训的反思录。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围绕着格林斯潘这位传奇人物始终有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格林斯潘通过个人才华和政治手段做到了这一点。第二,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格林斯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控制通货膨胀。这个答案并没有错,但目光始终盯紧通货膨胀,让格林斯潘在2004年和2005年,对会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资产泡沫和新生事物放松警惕,结果导致了美国房价泡沫和金融衍生品创新滥用,从而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伏笔。第三,如何在市场的自律和监管的主动性之间找到平衡?和大多数人以为的不同,格林斯潘其实并不排斥监管。他之所以没有对金融巨头和金融衍生品采取主动监管,更大程度上是他认为政治上并不可行,而不是意识形态上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格林斯潘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采用的都是实用主义的方式。2019-05-19
  • Alejandro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济快速增长,但他忽视了金融脆弱性的潜在成本,从而一方面相信市场自律,疏于监管,二是没有适时调整中心任务,仍盯住通货膨胀,而在04、05房地产过热之中没有警觉,但这需要扩大权力。他只是在狭窄的政治地形中闪转腾挪,并被众多争权者,幕后操纵者和权力贩子所包围。他不应该被指责,因为权力有限,责任自然也有限。2020-12-18
  • J.
    很多人接触经济学会受学院派市场有效假说的影响,但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市场是多么无序和出其不意,就像格雷厄姆比喻的,市场就是个投票机。芒格说看亚当斯密的传记有助于了解亚当斯密的思想,同样了解格林斯潘的人生有助于了解现代金融体系。蒙着眼溜冰的比喻实在是太恰当了,格林斯潘精于政治和数据,对股市和科技的预见,对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去控制让他成为比美国总统更被媒体追逐的对象,而未及时阻止房产泡沫让他退休后又被媒体诟病。想想他刚开始自由市场无为之治的理念还真有点像庄子。2019-08-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