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公孙龙子(外三种)》,本书内容: 当“名”、“言”在老子、孔子、墨子那里关联着道家、儒家、墨家之“道”臻于相当程度的自觉后,一批所谓“辩士”应运而生,他们被司马迁父子称作“名家”,被刘向父子归于“名家者流”。他们独立成家,是因为把言谈或辩难所涉及的思维形式及“名”、“言”性状问题拓辟为一个有着特殊探讨价值的领域。今次注译《公孙龙子》,并将辑于《庄子·天下》的惠施“历物之意”十题及真伪不无疑窦的《尹文子》、《邓析子》一并注译于后。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爛貓
    解历物之意十题确实厉害。读了《公孙龙子》,“历物十事”。2016-07-26
  • 垦兑期年
    公孙龙子的篇章很有意思,尹文子的篇章启发很多,只是邓析子篇跑马观花了,惠子篇是庄子里的 十句话。2019-06-16
  • 乙左左
    初读以为《白马论》、《坚白论》皆是诡辩之术,当他抛出“离也者,藏也”,讨论的范围已经从事物外在的“坚”与“白”深入到内在经验的“离”与“藏”,表层的辩术进入哲学范畴,《通变论》则从不同概念的结合与变化入手,“苟不变,安可谓变?”在语言内部说明变化与不变的实质,《指物论》进一步讨论人认知的物所指与概念,“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说明被名或概念指认的物已脱离原有的限定,最后的《名实论》通过“名”与“实”的区别,对前面几篇论述进行了归纳,“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层层推进条理清晰。可惜古人没有由此发展出更广阔的哲学理论。2022-05-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