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非职业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海内外多家报刊专栏作家,著作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内容简介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贯印象,清王朝的最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最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最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旷清
    晚清图强,条件哪方面讲都不差,用高晓松的话来说,国运走下坡路,逆天无法,一听这话是飘忽的、唯心的,直到这本书看下来,大概明白了所谓国运,就是你这个国家是不是有精气神真正地想奋发起来,甲午之后,从清室到草民都知道国家不可以不起,否则政息人亡,但他们没有内驱力及通道起来。打个比方,某人从小被关在房子里,看不到光,把他放出来,骨瘦如柴,谁都能揍他。人们好好喂养他,教他读书认字,几年后他人高马大了,也会跟人交流了,再跟那些正常发育起来的人打,他还是打不过,因为他没有经历过正常社会化,他不知道打架技法重于身体素质,他也不知道那些别人经历种种究竟为何物,在别人眼里他还是怪物,他很自卑,很愤怒,始终过不了心坎,找不到出路。这就是晚清改革。2015-11-13
  • 知蔽斋主人
    这是今年看过的第二本@雪珥 老师写的书。感觉不如《辛亥:计划外的革命》那本读起来流畅,可能是专栏文章后改的缘故,也可能我读得拖拉。这本书要是把一些关键人物,比如载沣,盛宣怀,李鸿章,唐绍仪,梁启超等列个索引的话,可能会有助于读者。毕竟,很少有人一本书读了又读的。雪珥老师文笔堪称:紧跟网络语言,热词麻辣够劲,尽展历史断面,大开今人眼界。推荐。2011-12-20
  • 霍乱
    总觉得有种野狐禅味道, 看完觉得作者的立场过于明显, 和他批判的对象其实穿的是同一品牌的裤子2014-1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