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反馈
书名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作者
阎步克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301251881
出版年
2015-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459
定价
CNY 75.00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秦汉史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
政治社会学
阎步克
士大夫
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史学论文90余篇。
内容简介
帝制中国的官僚政治”的基础。
下载地址
下载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豆瓣评论
更多
danyboy
属于我书架上那类“观点早已耳熟能详且能较为准确的找到某章某节来扒拉几句话引用但事实上从未通读过全书”的书籍之一。这次迫于压力辛苦读完了。阎先生这部早期作品,充满着青年人思辨的激情和担心被人抬杠所以旁征博引中外资料的心思,因此显得有些繁琐,四十万字确实太多了。时光推移,当时一些看起来引用上显得很潮的资料特别是西学的引证,已颇显累赘。但拨开这些,作者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封建的大夫士,如何裂变为文法吏和儒生的分涂,并在王霸之道的帝国大政框架下,东风压倒西风,在莽政时达到一个顶峰;随即分涂的两者开始合流,在九品中正之前又达到一个顶峰。论证精彩,许多小问题值得细细把玩。
2021-03-02
静嘉张
80年代以来,史学界一直在探索传统史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可能性,《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在此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本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将士大夫政治看作是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并探讨这样一种文化是如何被历史地建构起来。本书在方法论上亦有所突破,作者十分尊重中国历史传统阐释的内在理路,同时在宏观架构上,借鉴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某些概念作为分析的核心切入点,并运用于对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演化的分析,其中对“儒生”与“文吏”分合关系及其演变轨迹的论述,已具有示范的意义。在史料考据上,本书十分严谨细致,具有较深的造诣。全书结构完整,论证周严,在写作风格上亦不乏个性色彩。本书的成就,证明了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与中国史学考据传统,是有可能获得融合的,它展现了中国新史学一个可能的发展空间。
2018-12-21
大马猴下山
囫囵吞枣读完了,大致留个印象。引用史料太多,不太适合初学者...
2017-02-16
标签推荐
更多
历史
(12360)
文学
(11099)
小说
(9665)
哲学
(5462)
中国
(5307)
美国
(4556)
外国文学
(4433)
文化
(4298)
科普
(4106)
社会学
(3982)
日本
(3741)
心理学
(3520)
政治
(2993)
经济
(2870)
随笔
(2731)
传记
(2714)
艺术
(2647)
宗教
(2605)
社会
(2409)
英国
(2318)
地理
(2156)
科学
(2107)
好书,值得一读
(2087)
心理
(1960)
中国文学
(1919)
思维
(1900)
经济学
(1809)
成长
(1760)
推理
(1732)
管理
(1707)
经典
(1685)
法律
(1652)
政治学
(1628)
商业
(1553)
生活
(1542)
教育
(1430)
法国
(1414)
教材
(1404)
日本文学
(1377)
工具书
(1370)
金融
(1363)
计算机
(1347)
女性
(1320)
思想史
(1283)
悬疑
(1254)
中国历史
(1192)
数学
(1191)
工业技术
(1191)
近代史
(1142)
世界史
(1121)
散文
(1040)
投资
(1025)
方法论
(993)
科幻
(954)
德国
(937)
思想
(930)
我想读这本书
(925)
漫画
(921)
推理小说
(906)
海外中国研究
(903)
猜你喜欢
王世贞史学研究
孙卫国
在田野看见宋朝
包伟民等著
贤博编 粤剑编 原李耳载
[明]楪权 撰
元明时期汉文伊斯兰教文献研究
杨晓春
外国建筑史
陈志华
德意志史 第三卷
博恩 K.E
彭林说礼
彭林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
朱家溍
家園何處是
王賡武
周恩来年谱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大家都喜欢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蔡崇达
西方文明4000年
文聘元
不被大风吹倒
莫言
草民
蔡崇达
她的秘密人生
[丹]安娜·艾克博
萧关道
胡成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凯瑟琳·麦考利夫
时间贫困
凯茜·霍姆斯
中国石窟简史
常青
有生
胡学文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