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托马斯・德・帕多瓦(Thomas de Padova),1965年生于德国,曾在波恩和博洛尼亚学习科学》、《晚八点后的知识》、《世界的奥秘:开普勒、伽利略与度量天空》、《独自对抗重力:爱因斯坦1915-1918》等。本书是中文世界首次引进他的作品。

内容简介

艾萨克·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围绕时间的本质展开的重要讨论标志着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这发生在机械钟表的精确度跃升的时代:摆钟和精密怀表问世后,私人计时器在大城市的市民阶层中迅速普及。科学评论员托马斯·德·帕多瓦借助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引人入胜的传记,铺陈出我们理解时间的历史。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时间是如何在十八世纪来临之际变得无所不在,并成为自然研究的中心课题的。简而言之:为什么近现代(德文“Neuzeit”,本意为“新时间”或“新时代”)是名副其实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深情的艾老师
    精确钟表的发明,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发展,让欧洲人开始有了现代的时间观念,还促进了航海的发展,为后来欧洲的殖民运动提供了技术的基础。这种全新的时间观念也影响了同时代的科学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突破。在技术、社会和科学的互动中,我们的现代社会形成了。2019-09-14
  • 【No.038】对比内容,书名过于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书中既无对莱布尼茨和牛顿各自研究的剖析,也无二人争执的说明,更无关于时间的讲述。有的只是一堆堆杂乱无章、毫无关联的章节堆砌。也许和《维特根斯坦传》《费马大定理》相比有些欺负人,但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想起这两本书,进而感叹:想要把传记和科普读物写好,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2020-06-22
  • 黑色曼陀铃
    看完了《暗黑》想找这本读一读。巧合的是剧中引用的奥古斯丁和爱因斯坦的语句也出现在了这本书里。作者文笔很好,译者行文流畅,因此这本书通俗耐读,又能引发哲思。2021-02-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