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陶涵(Jay Taylor)

内容简介

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rances
    毛和蒋,刘邦和项羽。这本还算客观,蒋公点儿真背,要跟军阀日寇苏俄共党美国人和国民党内各种势力周旋。搞政治还是要流氓一点,老蒋太儒了,圣贤书读多了反倒给自己设限,你们说他优柔寡断,我到觉得这是在政客身上难得一见的文人意气。2016-05-30
  • gardening
    纵观蒋介石一生,戎马生涯,治国理政,也是可以的。陶涵在这本书以较为中肯的文墨细述了蒋的一生,资料详实,很有价值。对比蒋介石与毛泽东,我觉得蒋更胜一筹,在于其致力于国家统一、民族富强、文化传承与现代民主。不可否认,蒋也采取了一定的独裁手段,也残害过不少人。这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对他来说,这是必要的。他必须维护权力和统一,清除现代化发展之障碍,正如对日本侵略以及后来在台湾面临美帝抛弃时的忍辱负重。他认为是必要的。当我们站在现在大陆官方的立场,也同样会秉持像蒋一样的态度。稳定压倒一切。当然,大陆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压倒性统治与差不多甚至更强度的强权统治。我更欣赏蒋的大局观,从这里还能学到很多国际的战略格局视角。蒋有过,也有功。不说功大于过。但其功于中国于台湾于现代化民族,是二十世纪第一人。2014-12-31
  • 一秒钟的时间
    作者倾向性比较明显,明显的“拥蒋反共”态度。在这本书里,蒋公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睿智的判断,能敏锐正确的预见到许多世界大事的发展,甚至是自己的败退,作为读者,颇感无语。遥想当年蒋夫人逝世,以文史台自居的凤凰台制作了多期讲蒋夫人如何如何好的电视节目,看后深感迷惑,如果这么好,当年为何又那么狼狈的败退?有时候,以成败论英雄 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本书的结语中,称蒋介石为儒家,毛泽东为法家,倒是个有趣的比喻。2019-01-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