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内容简介

《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为陈鼓应编集的体现殷海光晚年生命境遇和学术思想转变的一本重要著作。汇辑的内容包括殷海光晚年思想记录(《病中沉思》、《病中语录》),殷海光遗嘱,遗稿(《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生平记录(陈平景《殷海光先生传记》、陈鼓应《殷海光先生晚年纪事年表(1966—1969)》),聂华苓、徐复观、王晓波等友人学生的纪念文章,以及殷海光晚年与陈鼓应的若干封通信(影印件)等。这些篇章不仅让人对殷海光的人格有了深切的感受,而且反映了他文化观的转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里堂老人小跟班
    《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殷海光先生起初实在广州图书馆看他的《中国文化的展望》那一本书,看了几页之后,我对他是有怨气,但是书中写的一些论述我是很厌恶的。但是怨气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却了,把这本书看完,我重新认识了殷海光先生。现在早年是主张全盘西化,写完《展望》一书后,有思想转变的迹象。在书中他死前提到“我现在才发现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希望我能再活十五年,为中国文化尽力。殷先生的学生陈鼓应说,老师是从反传统主义者到非传统主义者。殷先生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气魄!他明白了他既然有了这样的学问修养,应当尽他的责任。2020-01-01
  • 蝴蝶君
    “回忆我三十年来的生活历程,可以说是为着寻找自己的生活原理与价值观念并且依之而生活的奋斗历程。我想我毫无成就可言。唯一值得一提的,我没有被中国和世界这几年的惊涛骇浪同现实的诱惑淹没了自我。我感觉到我的自我在种种打击中逐渐坚强并且净化起来。现在,我可以说,任何书房外面的热闹不能动摇我;任何无端的侮辱不能刺激我;任何现实的利益不能把我从追求真理的路上引向别处”2021-01-21
  • 多年以后
    “我的思想方向和观点,跟殷先生已经很不同了,可是,每当我翻阅他的信件,吟味他的语言,想念他的敻高理想、远大的眼光、超人的勇气、无穷尽的斗志、率真的性情、馨香的人格、对社会人类的关怀,内心总浮起一阵阵的温暖。”——p2492022-03-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