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家,德国新生代思想家之一。简明的文风,犀利的思想,韩炳哲关于当代社会的分析批判是重要而富有启发性的。

内容简介

否定性的社会”。其中,生命变成了生存,生存导向对健康的狂热崇拜,健康带来了疾病和僵死。
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为死亡。 一部为当下全球化时代做出诊断的重要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徐若风
    精致的、视角倾向中产阶级的、面对时代必须正确的读物。但“包装”上,的确很漂亮。2019-09-04
  • Kaiho
    韩炳哲觉得当今人们处于新自由主义统治下的“功绩社会”,在此,剥削转变为自由和自我实现。古典时期的规训范式转换为功绩范式,“能够”比“应当”更具效率,由此功绩社会导致了一种过渡疲劳和倦怠。韩炳哲认为福柯的权力理论无法阐释现代人心理范式伴随规训社会转向功绩社会而来的转变。他也反对阿伦特的判断,因为积极生活的辩证法忽略了过度活跃会转化为过度消极,现代劳动并没有去个性化,而是将自身进化为功绩社会和积极社会。外在统治机构的消亡并没有取消强制结构,而是创造了由于追求效率而自我剥削的“功绩主体”,韩炳哲将之视为当代的“神圣人”。但他批评阿甘本忽视了权威社会向功绩社会转化过程中发生的权力转变,尽管其解脱方案还是来源于阿甘本的“亵渎”概念。在此之上,他试图思考一种能够自我治愈的根本倦怠,这是此书的另一任务。2019-07-17
  • ynamoyerer
    都是别人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和现实,杂拌和提升一下。自己的东西很少,但哲学家必须说自己的话。hypercapitalism,这个概念可以关注,但就书里看,也没什么太多可说的。创新的意思是要独立思考,并破陈腐旧套,而不是把哲学变成流行。这点韩炳哲应该还好,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基点。2020-01-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