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内容简介

娱乐的无处不在预示着全新的事物即将来临。人们对世界和现实的理解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Zweig
    其实读这种书有趣的点不是看他自己什么思想,而是看他对于以往哲学家探讨这个问题的思考。从基督教“受难”这一概念入手,受难是为了达到终极的娱乐,而娱乐在康德这里可以获得道德上的秩序稳固、获得胸腔的共鸣乃至身体的健康。在当下的信息娱乐社会,严肃性的藩篱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被突破了,那么就使得娱乐太唾手可得了,现实变成了娱乐的一部分,如果说有担心,那可能是担心这种唾手可得会导致受难精神的沉沦吧。2019-11-08
  • 疏狂老鬼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娱乐的新思路,相比韩炳哲其他著作里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本书对于娱乐并未保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娱乐与西方的受难精神有微妙的共通,娱乐中包含着人构建自身的重要意义。2019-07-06
  • 布丁的布
    以为是像《娱乐至死》那一类的社会学书,没想到原来探讨的是哲学和美学啊!作者简明地阐述了康德、海德格尔、尼采等人的哲学观点,从不同维度表达世界的本质、实在和娱乐的区别。但作者自己的观点则穿插在其中,只是偶尔针对概念做略显直白草率的反驳。关于艺术的探讨很有趣,艺术是受难的,是时刻与现世的娱乐沉沦相对抗,但本身又在这种受难中享受了娱乐,艺术的终极目的被神学化,成了永远到不了的终点。书中提到卡夫卡,终于解释了为什么我看卡夫卡的书,总有一种拧巴 向死而生的来回扯动的微妙的痛苦感!2020-05-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