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

内容简介

这是托尼・朱特逝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个人体验的一次回顾,也都最终引向了对历史背景的整理和评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阿巴厮
    一口气读完,有点太短了,不够看的。被ALS病魔折磨,仍然能写出这样体面有趣深刻隽永的文字,老派精英知识分子的态度真是让人敬仰佩服。也太谦虚了,什么标签都不贴,非说自己是边缘人,可惜这个世界的走向不会像他所期待的了。对于童年的几段回忆清新脱俗,感觉都可以拿来当语文课文来看了。不过,最喜欢的国家是瑞士,就因为干净有序啊,这个结论不太满意了。2018-07-27
  • 夕岸
    对托尼其他作品的注解式补充,可以窥见其身份的矛盾和怀旧的动机。2015-07-21
  • 欢乐分裂
    “我们无法选择人生在何处启程,却刻意选择于何处结尾。”面对病痛与死亡的侵袭,托尼·朱特以优雅克制的语言(“文字是我与世界之间仅剩的联系”)、清晰稳健的思路、绝大勇气搭建记忆宫殿,身体机能虽日渐萎缩,但调动脑力,以某个玛德莱娜小蛋糕式的回忆契机重返成长现场,重组、分类、整理往事,这是属于他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虽是小品文格式,却不输于磅礴回忆录,且相当好读。二战后与欧洲同步生长的一代人,接受最后一轮精英教育,具有严格自省精神,躲过犹太复国主义(言及身份归属的焦虑)、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左翼思潮的诱惑,最终确认自己属于“边缘人”;对法国知识分子及其大本营——法国高师狠狠嘲讽:“巴黎已成为熄灭的星球”。对东欧变革及其思想文化阵营,他给予了最大的赞美。2019-08-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